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国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根据中国钢铁企业面临的优势和机遇、劣势和威胁,提出了中国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备选战略;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在提高中国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资源能源供应和环境压力因素是影响中国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对重要因素,中国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备选战略排序是多元化战略、后向一体化战略、产品结构调整战略、企业重组战略、合资战略、剥离战略、市场开发战略。
作者
刘捷
杜春丽
机构地区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2007年第12期157-159,共3页
Theory Monthly
关键词
钢铁企业
发展战略
层次分析法
分类号
F062.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89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2
参考文献
5
1
戚向东.
2006年我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2007年供需形势分析[J]
.中国钢铁业,2007(3):5-11.
被引量:4
2
[美]希特等著.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
许树柏.实用决策力法——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4
岳超源.决策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2月28日.
共引文献
45
1
熊国强.
基于核心的多人合作对策的一种满意协调分配方式[J]
.系统工程,2005,23(9):8-11.
被引量:6
2
谭旭,陈英武,高妍方.
一种新的基于组合赋权的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方法[J]
.系统工程,2006,24(4):111-114.
被引量:27
3
祝爱民,郭涛,于丽娟,段家菊.
辽宁省县区科技进步综合评价研究[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6,28(3):327-330.
被引量:7
4
刘浪,唐海军,陈仲君.
Shapley值在动态联盟利益分配博弈分析中的应用[J]
.工业工程,2006,9(6):118-121.
被引量:38
5
张佳林,尉晓君.
基于多目标决策方法的优选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8(1):116-119.
被引量:5
6
郑晓云,杨晓冬,杨晓庄,孙颖.
基于效用理论的公路建设项目综合评价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1):120-123.
被引量:2
7
董玉亮,马履翱,顾煜炯.
电站设备短期维修风险决策模型研究[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4(3):45-49.
被引量:7
8
李书金,张强.
改进联盟结构的支付分配规则及其排序的TOPSIS方法[J]
.运筹学学报,2007,11(2):99-106.
被引量:1
9
谭旭,高妍方,陈英武.
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求解新方法[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7,29(7):1082-1085.
被引量:27
10
郭涛,祝爱民,于丽娟,陈炜.
高等学校财务综合评价研究[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7,29(4):464-469.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89
1
姜云,吴立新.
中国煤炭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中国矿业,2003,12(3):23-25.
被引量:28
2
薛楠,刘舜,陈素敏.
循环经济条件下的钢铁行业静脉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
.生产力研究,2009(12):138-141.
被引量:3
3
胡长庆,张春霞,齐渊洪,殷瑞钰.
钢铁工业生态化研究进展与前景分析[J]
.钢铁,2004,39(8):112-116.
被引量:16
4
孔令曦,韩传峰.
我国矿业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方法[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2):280-284.
被引量:6
5
殷瑞钰,张春霞.
钢铁企业功能拓展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J]
.钢铁,2005,40(7):1-8.
被引量:40
6
朱毅麟.
用层次分析法实现航天发展目标决策[J]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89,9(2):38-46.
被引量:3
7
王文忠,车传仁.
关于冶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的几点思考[J]
.中国冶金,1996,6(2):35-37.
被引量:9
8
李洪福.
济南钢铁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6):135-136.
被引量:3
9
胡颖.
循环经济呼唤钢铁行业“绿色综合评价”体系[J]
.冶金动力,2005(6):70-73.
被引量:2
10
戴铁军,陆钟武.
钢铁企业生态效率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12):1168-1173.
被引量:72
引证文献
7
1
周笛,赵光洲,张明凯.
矿业企业成长模式的AHP选择[J]
.现代商业,2008(23):191-193.
2
邓红江.
基于循环经济的钢铁建设项目评价体系研究[J]
.钢铁技术,2008(6):1-7.
被引量:4
3
邓红江.
基于循环经济的钢铁建设项目评价体系研究[J]
.冶金经济与管理,2009(4):9-17.
被引量:1
4
陈勇,童作锋,蒲勇健.
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
.中国软科学,2009(12):102-110.
被引量:19
5
邓红江.
基于循环经济的钢铁建设项目评价体系研究[J]
.钢铁技术,2009(6):1-8.
6
成金华,杜春丽.
中国钢铁企业循环经济研究综述[J]
.理论月刊,2010(3):153-157.
被引量:8
7
于海涛.
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竞争力分析和对策[J]
.兰州学刊,2012(2):49-5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李翕然,王波.
水城钢铁公司循环经济实践与发展对策研究[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1):274-277.
2
成金华,杜春丽.
中国钢铁企业循环经济研究综述[J]
.理论月刊,2010(3):153-157.
被引量:8
3
樊猛辉,史永林.
太钢冶金渣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建议[J]
.太钢科技,2010(2):5-8.
被引量:2
4
张春霞,干磊,樊波,周继程,郦秀萍,上官方钦.
建立新一代钢厂精准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
.钢铁研究学报,2011,23(4):1-4.
被引量:3
5
于海涛.
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竞争力分析和对策[J]
.兰州学刊,2012(2):49-55.
被引量:2
6
周少华.
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研究[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7(1):74-77.
被引量:1
7
江心英,周媛媛.
基于循环经济背景下的制造业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5):84-87.
被引量:6
8
冯琳.
缺水地区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新疆石河子为例[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34(8):75-79.
被引量:4
9
郑季良.
制造业产业链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统一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1):59-64.
被引量:10
10
陈琦,欧阳.
钢铁企业低碳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12,31(11):124-128.
被引量:1
1
潘玉明.
发展循环经济为建筑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J]
.时代经贸(下旬),2008,6(7):63-64.
被引量:2
2
江成城,周丕娟.
企业循环经济控制模型体系[J]
.价值工程,2006,25(8):113-115.
3
张华林.
探讨企业循环经济实施的现状与对策[J]
.中国经贸,2013(12):138-138.
4
高英.
大力发展企业循环经济[J]
.大学时代(B版),2006(10):15-16.
5
张昌高.
基于循环经济下我国企业的发展对策研究[J]
.科技与企业,2015(7):3-4.
被引量:1
6
周秋丽.
积极推动发展循环经济的举措[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33):4-4.
7
吴小勇.
港口物流与福州市区域经济发展探究[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1):112-114.
被引量:5
8
王纯丁.
林芝地区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现实思考[J]
.西藏发展论坛,2014(1):46-49.
9
洪文苑.
皖江城市带高技术服务业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
.铜陵学院学报,2014,13(4):55-58.
10
陆建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和东盟的产业合作[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6):15-20.
被引量:12
理论月刊
2007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