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东莞市郊平原地农业生态系统模式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东莞市郊平原地农业生态系统模式陈荣均骆世明(华南农业大学生态研究所,广州510642)AgroecosystemModelsofFlatlandsintheSuburbanofDongguan.ChenRongjun,LuoShiming(Insti...
作者
陈荣均
骆世明
机构地区
华南农业大学生态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共6页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基金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系模式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3
参考文献
12
1
Chan G L,FAO,1995年
2
邢廷铣,生态学杂志,1994年,13卷,2期,1页
3
团体著者,中国农业统计年鉴,1994年,273页
4
Chan G L,Ambio,1993年,22卷,7期,491页
5
骆世明,J Asian Farming Systems Association,1993年,4卷,1期,479页
6
刘铁斌,齐成喜,韩纯儒.
黑龙港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发展模式的典型研究[J]
.生态学报,1992,12(3):247-256.
被引量:4
7
陈荣钧,Agric Eco Syst Environ,1989年,27卷,205页
8
韩纯儒,生态学报,1988年,8卷,4期,311页
9
团体著者,广东省农业资源要览,1988年,1,375页
10
郭俊尧,生态学报,1987年,7卷,1期,12页
二级参考文献
6
1
齐成喜,1990年
2
韩纯儒,生态学报,1988年,8卷,4期,311页
3
王维敏,中国农业科学,1988年,21卷,1期,19页
4
郭俊尧,生态学报,1987年,7卷,1期,12页
5
刘巽浩,农业现代化研究,1984年,4期,15页
6
孙云蔚,果园土壤管理,1982年
共引文献
3
1
陈荣均,骆世明.
山坡地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研究[J]
.生态科学,1995,14(2):29-37.
2
韩剑萍,李秀萍.
中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研究进展[J]
.甘肃农业,2005(12):7-8.
被引量:5
3
赵天宏,罗常国,赵艺欣,丁玉荣.
沈阳市桃仙镇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结构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9,30(5):494-497.
同被引文献
45
1
匡耀求,黄宁生,胡振宇.
环境污染对东莞市地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
.地理科学,2004,24(4):419-425.
被引量:11
2
黄妙芬,邢旭峰,王培娟,王昌佐.
利用LANDSAT/TM热红外通道反演地表温度的三种方法比较[J]
.干旱区地理,2006,29(1):132-137.
被引量:80
3
陈云浩,宫阿都,李京.
基于地表辐射亮温标准化的城市热环境遥感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35(4):462-467.
被引量:20
4
胡振鹏,胡松涛.
“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J]
.自然资源学报,2006,21(4):638-644.
被引量:44
5
张文纲,李述训,吴通华,庞强强.
青藏高原地气温差变化分析[J]
.地理学报,2006,61(9):899-910.
被引量:24
6
刘宇,匡耀求,吴志峰,黄宁生,周静.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城市地表温度的影响——以广东东莞为例[J]
.地理科学,2006,26(5):597-602.
被引量:73
7
江晓燕,张朝林,高华,苗世光.
城市下垫面反照率变化对北京市热岛过程的影响——个例分析[J]
.气象学报,2007,65(2):301-307.
被引量:51
8
邓玉娇,刘诚,林锦祥.
基于MODIS资料研究广州市热环境[J]
.热带气象学报,2007,23(3):261-264.
被引量:9
9
张福庆,陈文波.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的生态效应[J]
.生态学杂志,2007,26(7):1058-1062.
被引量:21
10
孙奕敏 边海.天津市城市热岛效应的综合性研究[J].气象学报,1988,46(3).
引证文献
4
1
骆世明,黎华寿.
广东沼气农业模式的典型调查与思考[J]
.生态环境,2006,15(1):147-152.
被引量:15
2
邓玉娇,匡耀求,单海滨,王捷纯.
城镇用地扩张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09,28(11):2347-2352.
被引量:7
3
史兵方,兰翠铃,刘芳,李荣峰.
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
.广州化工,2010,38(8):306-308.
被引量:3
4
陆宏芳,彭少麟,蓝盛芳,陈飞鹏.
基塘农业生态工程模式的能值评估[J]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0):1622-1626.
被引量:38
二级引证文献
63
1
李寒娥,蓝盛芳,陆宏芳.
H.T.奥德姆与中国的能值研究(英文)[J]
.生态科学,2005,24(2):182-187.
被引量:23
2
雷雨.
精准农业模式下的技术集成与管理创新[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29-33.
被引量:2
3
白瑜,陆宏芳,何江华,任海.
基于能值理论和方法的农用地估价探讨[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5):390-392.
被引量:8
4
陈敏刚,金佩华,黄凌霞,鲁兴萌.
中国蚕桑生态系统能值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2):233-236.
被引量:15
5
席运官,钦佩.
稻鸭共作有机农业模式的能值评估[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2):237-242.
被引量:59
6
隋春花,陆宏芳,郑凤英.
基于能值分析的广东省生态经济系统综合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1):2147-2152.
被引量:37
7
李飞,林慧龙,常生华.
农牧交错带种植模式与种养模式的能值评价[J]
.草地学报,2007,15(4):322-326.
被引量:19
8
雷雨,袁志华.
试论精准农业及其技术体系[J]
.河南农业科学,2007,36(7):21-24.
被引量:1
9
黄可.
中南地区农业生态模式述评[J]
.农技服务,2007,24(5):74-83.
被引量:5
10
黄红星,张禄祥,罗慧君.
广东省农村沼气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
.广东农业科学,2007,34(10):101-102.
被引量:5
1
陈荣均,骆世明.
山坡地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研究[J]
.生态科学,1995,14(2):29-37.
2
骆世明.
骆世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生态农业建设[J]
.决策导刊,2002(10):26-26.
3
胡素英,骆世明.
东莞桥头镇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研究[J]
.生态科学,1995,14(2):92-99.
4
骆世明.
农业生态学近年研究动向[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22(5):42-44.
被引量:5
5
陈荣均,骆世明.
东莞市郊低洼地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1996,7(2):164-168.
被引量:1
6
ZHU XinGuang,ZHANG GuiLian,THOLEN Danny,WANG Yu,XIN ChangPeng,SONG QingFeng.
The next generation models for crops and agro-ecosystems[J]
.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2011,54(3):589-597.
被引量:8
7
陈庆南,曲国敏,李宝善.
辽南地区黏玉米套作秋黄瓜高效栽培技术[J]
.中国瓜菜,2008,21(4):54-54.
8
李灿刚,张信宝,付仕祥,孙开华.
四川省宁南县农业资源特点及发展前景[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3):17-19.
被引量:2
9
牟子平,雷红梅.
广东省梅县农业资源特点及生态系统模式[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9(1):35-37.
被引量:2
10
章家恩,骆世明.
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探讨[J]
.热带地理,2000,20(2):102-106.
被引量:13
生态学杂志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