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傅斯年的现代白话语言观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现代白话文运动是在两个递进的层面上操作运行的,一是破坏古典文言文,二是建构现代白话文。傅斯年在"五四"时期提出的现代白话语言观,对现代白话文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论文从文言合一观、文法欧化观及文学人化观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他的现代白话语言观。
作者 刘东方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8-102,共5页 Literary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A]..《胡适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二卷.第8页.
  • 2胡适.《答(蓝志先书)》.《胡适精品集》.第101页.
  • 3傅斯年.《白话文学与心理改革》.《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202-209页.
  • 4钱玄同.《寄陈独秀》[A]..《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C].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 5傅斯年.《文言合一草议》.《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影印本).第125页.
  • 6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A]..《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C].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第67页.
  • 7刘师培.《论文杂记》.刘铮主编.《刘师培辛亥前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89页.
  • 8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M].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 9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A]..《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C].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版.第232页.
  • 10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页,第203-204页.

共引文献43

同被引文献14

  • 1刘东方.现代语言学意义上汪曾祺的语言观[J].中国文学研究,2009(3):30-33. 被引量:4
  • 2李锐.我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再谈语言自觉的意义[J].当代作家评论,1998(3):21-34. 被引量:29
  • 3刘东方.从胡适、傅斯年到鲁迅——论中国现代文学语言观的变迁[J].鲁迅研究月刊,2006(3):27-34. 被引量:10
  • 4孙犁.《散文的虚与实》,《<孙犁文集>续编二理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页.
  • 5孙犁.《<芸斋琐谈>三》.《<孙犁文集>续编二理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35页.
  • 6张钧.《历史缅怀与城市感伤--毕飞宇访谈录》.《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41页.
  • 7孙犁.《再谈通俗文学》,《<孙犁文集>续编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74页.
  • 8孙犁.《论风格》,《<孙犁文集>四》,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73页,.
  • 9汪曾祺.《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在耶鲁和哈佛的演讲》,陆建华编.《汪曾祺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 10韦勒克 沃沦 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M].三联书店,1984年.第236页.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