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普鲁德霍湾油田伊维沙克产层构造及烃类史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普鲁德霍湾油田位于北美博福特海沿岸,其主要产层为伊维沙克组。二叠系伊维沙克组下部为低能量海相、前三角洲相沉积,上部为辫状河相沉积。研究表明40Ma前埋藏作用、构造作用及烃类侵位作用造成了油气聚集高峰,烃柱高达2080ft①;40Ma后持续埋深,压扁作用增加,致使油气溢出,烃柱高度下降为1050ft。动态地、历史地划分了油气分布区。研究构造和烃类史是搞清和计算气、油、水饱和度分布的关键。
作者
吴富强
赵追
胡雪
出处
《世界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3期42-44,共3页
World Geology
关键词
埋藏作用
压实作用
烃类侵位
油田
产层构造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Sine.,RM,程哲.
普鲁德霍湾油田伊维萨克组储层的岩石类型,沉积史及成岩作用[J]
.石油勘探开发情报,1997(5):7-12.
2
Wadm.,DH,蔡建华.
普鲁德霍湾油田Sadlerochit油藏地质—工程的综合分析[J]
.国外石油地质,1994(2):14-23.
3
许琳,常秋生,陈新华,陶亲娥,王忠泉.
玛北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J]
.新疆地质,2015,33(1):90-94.
被引量:7
4
况军,姚根顺,朱国华,王行信.
石西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低孔渗成因[J]
.新疆石油地质,2001,22(6):493-496.
被引量:21
5
李善鹏,邱楠生,曾溅辉.
利用流体包裹体分析东营凹陷古压力[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4,27(3):209-212.
被引量:6
6
蔡春芳,顾家裕,蔡洪美.
塔中地区志留系烃类侵位对成岩作用的影响[J]
.沉积学报,2001,19(1):60-65.
被引量:59
7
司兆伟,孔祥生,梁忠奎,谢伟彪,耿雪杰,白松涛.
低对比度油气层形成机理新认识与测井解释方法研究[J]
.测井技术,2016,40(1):56-59.
被引量:7
8
Cunn.,AB,刘先德.
MWD在普鲁德霍湾油田非常规井的应用[J]
.国外测井技术,1991,6(2):25-31.
9
王怀厂,魏新善,白海峰.
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山2段高效储集层形成的地质条件[J]
.低渗透油气田,2005,10(2):1-4.
10
曾伟,黄先平,杨雨,王兴志.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储层中的埋藏溶蚀作用[J]
.天然气工业,2006,26(11):4-6.
被引量:30
世界地质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