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6-168,共3页
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
同被引文献40
-
1向长城致敬——联想S9长城灰版[J].移动信息,2007(9):53-53. 被引量:1
-
2王素,宋少华,罗新.长沙走马楼简牍整理的新收获[J].文物,1999(5):26-44. 被引量:97
-
3杨凡周.新时期“粤味”剧琐议[J].粤海风,2003,0(4):64-67. 被引量:2
-
4卢毅.试论民国时期“整理国故运动”的缺失[J].史学理论研究,2004(4):100-108. 被引量:4
-
5罗志田.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民国新史学的一个诡论现象[J].历史研究,2000(4):151-167. 被引量:62
-
6黎虎.“吏户”献疑——从长沙走马楼吴简谈起[J].历史研究,2005(3):53-68. 被引量:32
-
7《历史研究》2005年总目[J].历史研究,2005(6):188-189. 被引量:6
-
8洪子诚.批评的尊严——作为方法的丸山升[J].文艺争鸣,2007(2):20-25. 被引量:4
-
9欢迎订阅2007年《鲁迅研究月刊》[J].鲁迅研究月刊,2007(1):41-41. 被引量:3
-
10余岱宗.文学的“脚本化”与“少数文学”[J].文艺理论研究,2007(1):24-3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28
-
1杨宇鲲.论祝融故事的历史渊源与神话流变[J].形象史学,2023(3):113-139.
-
2魏明孔.2007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2):136-143.
-
3黎虎.说“给吏”——从长沙走马楼吴简谈起[J].社会科学战线,2008(11):88-95. 被引量:10
-
4侯旭东.关于近年中国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观察与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9(2):9-16. 被引量:11
-
5黎虎.关于“吏民”的界定问题——原“吏民”之五[J].中国史研究,2009(2):41-60. 被引量:9
-
6凌文超.秦汉魏晋“丁中制”之衍生[J].历史研究,2010(2):25-45. 被引量:10
-
7杨振红.吴简中的吏、吏民与汉魏时期官、吏的分野——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社会构造研究之二[J].史学月刊,2012(1):23-34. 被引量:8
-
8程浩.清华简《耆夜》篇礼制问题释惑——兼谈如何阅读出土文献[J].社会科学论坛,2012(3):69-77. 被引量:10
-
9缘杨.现代语言文学的发展探究[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0(9):254-254.
-
10沈刚.吴简中的诸吏[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0(6):23-27. 被引量:3
-
1《文史哲》2013年总目录[J].文史哲,2013(6):166-168.
-
2《文史哲》2006年总目录[J].文史哲,2006(6):166-168.
-
3《文史哲》2000年总目录[J].文史哲,2000(6):127-128.
-
4《文史哲》2011年总目录[J].文史哲,2011(6):166-168.
-
5《文史哲》2009年总目录[J].文史哲,2009(6):166-168.
-
6《文史哲》2004年总目录[J].文史哲,2004(6):166-168. 被引量:2
-
7《文史哲》2008年总目录[J].文史哲,2008(6):166-168. 被引量:1
-
8《文史哲》2012年总目录[J].文史哲,2012(6):166-168.
-
9《文史哲》创办新栏目[J].文史哲,2003(5):95-95. 被引量:1
-
10《文史哲》2010年总目录[J].文史哲,2010(6):166-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