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时期文学的知识分子神话是如何“炼”成的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知识分子叙事的首要任务就是重塑知识分子的自我形象,通过重塑知识分子的自我形象来陈述现代知识的神圣和至高无上。徐迟发表于1978年的长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为形塑知识分子形象之滥觞。正如季红真所分析的,这项任务是在“文明与愚昧”的二元框架下完成的。也就是说,知识分子当然代表“文明”,而知识分子所遭遇的处境则是“愚昧”的。当时出现了一大批书写知识分子所遭遇的苦难及其坚韧和坚守真理的作品。其中最为典型的环境便是“右派”被抛入社会最底层的劳改农场和知青下放的边远农村,在这样的环境里最能表现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知识的主人公与愚昧的社会环境所发生的强烈冲突。许子东将其归纳为“灾难”与获得“拯救”的主题。
作者 王琳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9-84,共6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罗兰·巴尔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A].王泰来等编译.《叙事美学》[C].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76-77页.
  • 2《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文库·张贤亮代表作》,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45页.
  • 3《新时期中篇名作丛书·张贤亮集·土牢情话》,海峡文艺出版社,1986版,第48页.
  • 4《人生》,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版,第17页.
  • 5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和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20页.
  • 6《新时期中篇名作丛书·张承志集》,海峡文艺出版社,第12页.
  • 7凯特·米利特.《性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 8卡尔·博格斯.《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共引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