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都市视野中的女性诗歌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现代最大的文化符号,都市是一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盛筵。在中国现代诗人笔下,城市作为崭新的语言资源,不断涌入其文本的精神与形态之中。在郭沫若的咏叹中,《女神》呈现的是都市工业乌托邦的想象;在路易士、邵洵美的足音下,踏出的是浪荡子的闲逸与疲乏;在殷夫、艾青的血液里,流淌的是对都市下层民众的体怀。在九叶女诗人陈敬容笔下,知识分子直面苍凉的精神荒原:“我们是现代都市里/渺小的沙丁鱼”(《逻辑病者的春天》),
作者 卢桢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4-158,共5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戴锦化.《新时期文化资源与女性书写》,叶舒宪.《性别诗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
  • 2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 3汪民安.《步入现代性》,汪民安,陈永国,张云鹏主编.《现代性基本读本(上)》,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 4张旭东.《本雅明的世界》,《批评的踪迹》,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1页.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7

  • 1张立群.叙述中的流动与迷幻——论海男诗歌语言的先锋性[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8(2):73-77. 被引量:1
  • 2罗振亚.“复调”意向与“交流”诗学:论翟永明的诗[J].当代作家评论,2006(3):147-153. 被引量:9
  • 3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A].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C].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97-198.
  • 4翟永明.黑夜的意识[A].吴思敬(编选).磁场与魔方-新潮诗论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 5张桃洲.轻盈与涩重-新诗的身体叙写[A].谢冕,孙玉石,洪子诚.新诗评论:第一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7.
  • 6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A].张京媛.当代女权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03.
  • 7王小妮.倾听与诉说[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9:329.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