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契合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育对于推进公民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公民道德的教育为了培养具有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公民,社会主义荣辱现培育与公民道德教育在现实背景、目的、内容上是契合的。必须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促进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双向互动。
作者
潘建红
机构地区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出处
《职业圈》
2007年第04S期6-7,12,共3页
Occupational Circle
关键词
社会主义荣辱观
公民道德教育
契合
分类号
B82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吴潜涛.
多维视野下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专题讨论)——社会主义荣辱观: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的精辟概括[J]
.河北学刊,2006,26(5):47-49.
被引量:12
2
张国臣.
社会公德与构建和谐社会[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169-172.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
1
胡锦涛.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
.求是,2006(9):3-3.
被引量:335
共引文献
22
1
刘鲁萍.
论当代大学生道德观与和谐构筑策略[J]
.科技创新导报,2007,4(34):147-147.
被引量:1
2
陈瑞瑞,杨会芹,刘晖.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分析[J]
.大家,2010(17):82-82.
3
潘建红.
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教育的新视野[J]
.广西党史,2006(12):24-25.
被引量:1
4
谭德礼.
儒家荣辱思想及对健全人格的价值[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2):13-16.
5
冯国营,胡化坤,李晨.
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J]
.科技咨询导报,2007(21):104-105.
6
陈菊.
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综述[J]
.道德与文明,2007(4):98-102.
被引量:2
7
胡友笋,汤玲,焦垣生.
“八荣八耻”荣辱观研究综述[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6):69-73.
被引量:1
8
马关泉,杨永燕.
社会公德研究综述[J]
.宁夏党校学报,2008,10(3):71-73.
被引量:6
9
张传文,钟玉海.
荣辱的确定性问题研究——读黑格尔《法哲学原理》[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3):30-34.
10
赵红丽.
中西方传统荣辱观的异同[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10):2-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
1
吴威威.
近年来国内关于公民道德的研究综述[J]
.道德与文明,2005(3):69-74.
被引量:6
2
余华.
公民道德之于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J]
.社会科学研究,2006(3):63-66.
被引量:1
3
刘娉.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突破口[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8,6(1):28-31.
被引量:1
4
郑富兴.
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组织困境[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3):35-39.
被引量:12
5
王文科.
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制度伦理[J]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48-50.
被引量:3
6
陈宇光,府雅菁.
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其根本途径——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J]
.师范教育,2002,0(3):13-15.
被引量:1
7
钟国兴.
公民道德是现代道德的主体和根基[J]
.新视野,2002(5):53-55.
被引量:1
8
郭清香.
论公民道德的原则[J]
.河北学刊,2003,23(2):194-198.
被引量:3
9
申明.
试探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74-7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王鹏翔.
立足“三位一体”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J]
.科教导刊,2012(29):215-217.
1
李瑞琴.
以民为本树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观[J]
.新疆社会科学,1998(4):78-81.
2
陈早生.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义利观[J]
.求实,2002(1):49-50.
3
何祥林.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新概括、新境界[J]
.湖北宣传,2006(4):9-10.
4
王娇庆.
浅议“以热爱祖国为荣,危害祖国为耻”的真精神——试从社会主义道德观上阐释[J]
.学理论,2011(32):53-54.
5
廉秀君.
浅谈网络时代的道德教育问题[J]
.理论界,2004(6):169-169.
被引量:1
6
龙艺.
道德教育中的几个问题[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2,4(3):71-72.
被引量:1
7
许俊达.
理想、传统与当代道德实践[J]
.特区实践与理论,1997(4):28-30.
8
马祥林.
试探自我关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
.昆明学院学报,1995,26(2):74-80.
被引量:1
9
增强道德建设有效性的根本途径[J]
.冶金企业文化,1997,0(2):47-47.
10
鲁检.
大爱无边[J]
.支部生活(山东),2009(1):31-32.
职业圈
2007年 第04S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