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赋体的起源及其内在矛盾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赋"这个字,据《说文》看,是表达收取、给予财物的意思。"赋诗"的初义应是用诗,这与"赋"字的原始意义是财产、是"可以用的"相关。以后做诗亦可谓赋,此一用法,我们在后世以"赋得"为题的诗上仍然可以看到。赋不是直接从诗中发展起来的,而是从赋诗言志的活动中萌生的。赋产生于赋诗言志的活动中,那么赋只能是诗的散文化。赋在功能上比诗广,究其原因,就在于它是诗的散文化,因而描写能力更强。赋是借助于诗而兴起的,因此它与诗便有不解之缘。就目前的四体划分的文体论来说,赋应属于散文。从赋的形成上来说,赋的形成从散文上吸收的营养,远过它原本的诗。从性质上说,判断散文与诗,应从"诗性"与"散文性"的概念上来加以判断。赋体的内在矛盾,是赋体原本的诗性与其散文化的走向之间的矛盾。赋在内质上与诗歌殊异,其外形上的诗化与内质上的散文化,仍是其内在矛盾的一个体现。
作者 王鍾陵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3-135,共3页 Academic Exchange
关键词 文体 散文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小说月报,(17).
  • 2张清钟.汉赋研究[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1.
  • 3褚斌杰.论赋体之起源.文学遗产,(14).
  • 4郑振铎,傅东华(编).文学百题[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361.
  • 5汉书·艺文志[M].汉书(卷三十).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
  • 6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 7.毛诗·鄘风·定之方中传[M]..毛诗正义(卷三)阮元校刻本.中华书局影印,1980.316.
  • 8.国故论衡·辨诗[M]..国故论衡(中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71.
  • 9诠赋[M].文心雕龙(卷二,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34.
  • 10郭绍虞.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位置[C].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精粹·赋卷.281.

共引文献667

同被引文献10

  • 1钱志熙.赋体起源考——关于“升高能赋”、“瞍赋”的具体所指[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3):59-64. 被引量:16
  • 2陈韵竹.《论赋之缘起》,博士学位论文,(台湾)中山大学中国语文系,2009年.
  • 3《尚书正义》卷六,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146页.
  • 4《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六,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第1986页.
  • 5《礼记正义》卷一六,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第1373页.
  • 6郝懿行.《尔雅义疏·释言第二》,载阮元编.《清经解》卷一二五九,清咸丰庚申补刊本.
  • 7《毛诗正义》卷一八,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第568页.
  • 8康达维.《汉颂——论班固<东都赋>和同时代的京都赋》,《康达维自选集:汉代宫廷文学与文化之探微》,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第185、191、199页.
  • 9巩本栋.汉赋起源新论[J].学术研究,2010(10):125-133. 被引量:7
  • 10蒋晓光,许结.宾祭之礼与赋体文本的构建及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2014(5):163-183.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