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信用缺失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命脉。从本质上讲,信用是外在强制内化为社会主体自觉的心理取向,是社会主体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和基本规范。它既反映了交易主体追求预定目标的道德诚意,也体现了交易主体履行承诺的能力。转型时期,中国之所以会出现社会信用体系的全面危机,除了社会制度变迁过于剧烈的原因以外,还有三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一是制度短缺条件下的信用机制转型所造成的真空与漏洞;二是激励结构的缺陷所造成的逆向激励;三是信用监控机制的弱化加剧了信息的不对称。建设信用社会的前提是建立起信用的政府、良性的产权制度以及法治的社会等宏观的基础性条件。
作者 赵全军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75,共5页 Study & Exploration
基金 宁波市江北区2006年度软科学项目"企业信用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及其示范意义"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17

  • 1[2]Niskanen, William, 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Chicago: Aldine- Atherton ( 1971 ).
  • 2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 3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 4加里·S·贝克尔.《口味的表达》.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0.
  • 5蔡荣鑫.《非正式制度安排与经济组织绩效》.载《经济学消息报》,1999-02-19,第4版.
  • 6Douglas G.Barrd et.Game Theory and the Law.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
  • 7S.Knack,P.Keefer:Does Social Capital Have An Eronomic Payoff?A Cross-Country Investigation,Tb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Nov,1997,1251-1288.
  • 8张维迎.《无恒产者无恒心》、《五恒心者爱骗人》[J].经济研究参考资料,2001,(3).
  • 9F.Fukuyama:Trust,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for Prosperity.Hamilton.London,1995.
  • 10新华文摘,2001,(3):156-187.

共引文献33

同被引文献12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