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行政协议
被引量: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区域经济合作,都是以本区域之间的政府协议为基础构架起来的。政府协议属于一种对等性的行政契约,具有一种准立法行为的性质,在区域合作中具有法制协调、化解纠纷与补充立法的功能。从我国行政协议现状及发展趋势来看,行政协议法制化最重要的方面是明确缔约的法律依据、推进和扩大公众在行政协议中的参与以及建构行政协议争端解决机制。
作者
喻少如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法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6-98,共3页
Seeker
关键词
区域合作
政府协议
行政协议
行政合同
分类号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9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45
同被引文献
176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74
参考文献
9
1
叶必丰.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法制协调[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2(6):5-13.
被引量:123
2
于立深.
区域协调发展的契约治理模式[J]
.浙江学刊,2006(5):138-145.
被引量:25
3
徐元锋.《东北三省首推政府立法协作体现优势互补》,载2006年7月18日《人民日报》.
4
杨临宏.
行政协定刍议[J]
.行政法学研究,1998(1):1-6.
被引量:25
5
朱颖俐.
区域经济合作协议性质的法理分析[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2):86-90.
被引量:24
6
[法]莱昂·狄骥著,郑戈译.《公法的变迁》,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页.
7
杨解君.《走向法治的缺失言说(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lO页以下.
8
傅钧文.
日本跨区域行政协调制度安排及其启示[J]
.日本学刊,2005(5):23-36.
被引量:25
9
何渊.
论行政协议[J]
.行政法学研究,2006(3):43-50.
被引量:60
二级参考文献
119
1
薄贵利.
建立和完善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体制[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S1):100-102.
被引量:7
2
刘莘.
试论行政合同的存在意义[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9,21(5):50-55.
被引量:5
3
杨临宏.
行政协定刍议[J]
.行政法学研究,1998(1):1-6.
被引量:25
4
张廉.
论法制统一的实现途径与措施[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7,19(1):24-29.
被引量:22
5
刘小兵.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律思考[J]
.中国法学,1995(2):26-33.
被引量:52
6
王洪庆,朱荣林.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途径新探[J]
.经济纵横,2004(7):18-20.
被引量:16
7
叶必丰.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法制协调[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2(6):5-13.
被引量:123
8
林建生.大上海变革与长三角一体化.经济观察报,2003.
9
吴焰.沪苏浙再推人才一体化.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4.
10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共引文献
245
1
方木欢.
分类对接与跨层协调: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治理的新模式[J]
.中国行政管理,2021(3):36-44.
被引量:22
2
刘新宇,胡静,沈爱萍.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管理机制研究[J]
.中国发展,2019,0(6):1-5.
被引量:9
3
佐富坤,黄竹胜.
地方政府间行政合作协议缔约主体资格的法理思考——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例[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21,19(3):47-54.
4
周泽夏.
区域协同立法:定位、特色与价值[J]
.河北法学,2021,39(11):85-99.
被引量:26
5
陈婉玲,陈亦雨.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命题逻辑与法治进路——以长三角一体化为视角[J]
.法治现代化研究,2021,5(4):39-50.
被引量:1
6
王宁.
作为跨法域概念的“协议”[J]
.北大法律评论,2021,22(2):179-204.
7
何书中.
涉不动产行政协议纠纷司法审查模式论——由“斯托尔案”展开[J]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9(2):220-237.
被引量:1
8
江朝辉.
行政合同识别标准重构[J]
.楚天法治,2018(12):25-28.
9
徐清宇,刘仁海.
打破自我封闭:诉讼程序改革与完善的紧要课题[J]
.法律适用,2010(11):72-75.
被引量:1
10
孙雯雯.
区域环境一体化理念下的环境法制协调[J]
.法制与社会,2008(30).
同被引文献
176
1
李幸祥.
区域合作中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协作制定机制研究——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J]
.行政法学研究,2021(5):113-123.
被引量:10
2
封丽霞.
党政联合发文的制度逻辑及其规范化问题[J]
.法学研究,2021(1):3-19.
被引量:82
3
周叶中,刘诗琪.
地方制度视域下区域协调发展法制框架研究[J]
.法学评论,2019,37(1):28-35.
被引量:27
4
杨治坤.
区域治理的基本法律规制:区域合作法[J]
.东方法学,2019,0(5):93-100.
被引量:26
5
徐向华.
论中央与地方的立法权力关系[J]
.中国法学,1997(4):11-17.
被引量:15
6
韦经建,王小林.
论CEPA的性质、效力及其争议解决模式[J]
.当代法学,2004,18(3):122-126.
被引量:23
7
法朗西斯.德伦.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分配──谈法国经验[J]
.行政法学研究,1994(2):45-52.
被引量:6
8
周旺生.
法的概念界说[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1(2):102-108.
被引量:8
9
刘小兵.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律思考[J]
.中国法学,1995(2):26-33.
被引量:52
10
刘权.
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事前合法性审查[J]
.江苏社会科学,2014(2):147-154.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15
1
陈晓勤.
流域生态补偿中的地方政府合作[J]
.发展研究,2008,25(10):100-103.
被引量:7
2
华国庆.
我国区域立法协调研究[J]
.学术界,2009(2):104-110.
被引量:16
3
张蕊.
关于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立法协调问题——从示范法的角度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2011(20):106-106.
4
崔卓兰,黄嘉伟.
区际行政协议试论[J]
.当代法学,2011,25(6):19-26.
被引量:13
5
梁海燕,岳文.
甘肃经济协调发展之区域法治路径[J]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3):39-41.
6
李荣娟.
区域公共治理中的行政协调:现实问题与机制创新[J]
.科学社会主义,2013(6):78-81.
被引量:3
7
何晓妍.
论区域环境保护合作行政协议的适法性[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4):32-35.
被引量:2
8
朱未易.
对中国地方纵横向关系法治化的研究[J]
.政治与法律,2016(11):72-82.
被引量:15
9
张祺.
区域行政协议纠纷可诉性探析[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6(6):67-72.
被引量:2
10
谢文慧,屠世超.
地方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争议的仲裁解决机制探究[J]
.中国市场,2017(8):138-140.
二级引证文献
74
1
林鸿潮,赵艺绚,王进威.
区域联合应急预案的双重属性与制度优化[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4(9):39-50.
2
石东坡.
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的发展评价与创新举措(上)[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23(6):23-28.
3
韩康宁.
论实施《黄河保护法》中环境治理的政府责任[J]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23(1):136-150.
被引量:1
4
叶洋恋.
央地关系视域下的中国自贸区制度法治化建设:困境、障碍和完善进路[J]
.河北法学,2021(4):115-133.
被引量:16
5
陈婉玲,陈亦雨.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命题逻辑与法治进路——以长三角一体化为视角[J]
.法治现代化研究,2021,5(4):39-50.
被引量:1
6
刘彤彤.
生态法治视域下央地权力的规范配置[J]
.法商研究,2024,41(4):39-54.
被引量:2
7
王宁.
作为跨法域概念的“协议”[J]
.北大法律评论,2021,22(2):179-204.
8
曹霞,刘宇超.
《黄河保护法》实施框架下流域协同治理的法治保障路径[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37(7):184-189.
被引量:9
9
薛樵,樊华,何飞,汪明.
试论协议保护与理县林业生态及其环境保护的关系[J]
.四川林业科技,2009,30(3):74-79.
被引量:3
10
周菊.
区域经济发展的法制协调机制浅析[J]
.政法学刊,2010,27(5):34-39.
被引量:5
1
叶必丰.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法制协调[J]
.公法研究,2006,5(1):247-266.
被引量:3
2
陈泉生.
我国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J]
.人民检察,1997,0(5):59-59.
被引量:1
3
陈秀萍.
地方政府在国有资产管理局部利益中行政行为探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02(7):54-54.
4
梁芷铭.
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行政协议研究[J]
.前沿,2011(18):107-109.
被引量:6
5
宣文俊.
长江三角洲区域协调的重大体制与机制的创新[J]
.上海经济研究,2008,20(11):50-58.
被引量:7
6
西德产业政策的特点[J]
.中国计划管理,1990(10):39-39.
7
冯维江.
缺乏社会共识的经济合作能走多远?[J]
.世界知识,2012(11):13-13.
8
王晓霞.
加拿大入世后的政策调整[J]
.开放导报,2002(11):35-36.
被引量:1
9
李彤.
论京津冀府际合作的协同立法规范[J]
.商,2015,0(44):66-66.
10
运用BOT方式推动西部大开发[J]
.安徽科技与企业,2001(2):15-15.
求索
2007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