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集群化区域发展战略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产业集群以其外部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知识的溢出效应,显示出竞争优势,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实施产业集群战略至关重要。文章从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发展存在问题入手,进行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作者
姚海鹰
张慈
熊艳
机构地区
唐山钢铁集团公司销售公司
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出处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7年第12期92-95,共4页
Coastal Enterprises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东北老工业基地
战略措施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毕延彤,周可.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分析与战略实施[J]
.商业研究,2006(4):178-181.
被引量:1
2
向世聪.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J]
.湖南社会科学,2006(1):92-98.
被引量:37
3
孟燕,鲁志鸿.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思考[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01X):42-43.
被引量:2
4
马骥.
区域经济整合与老工业基地振兴[J]
.求是学刊,2006,33(1):73-77.
被引量:8
5
黄丽华,张丽兵.
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政府作用分析[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6):93-96.
被引量:14
6
王忠平.
产业集群发展与老工业基地振兴[J]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8):24-26.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安筱鹏,冉晓丹.
地方政府职能的演变与区域经济一体化[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5(6):48-53.
被引量:20
2
魏旭,赵桂杰.
基于集群式创新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模式[J]
.当代经济研究,2004(9):67-70.
被引量:14
3
刘秉镰.
要素整合协调区域经济[J]
.瞭望,2004(47):23-24.
被引量:4
4
Monica Calcagno. The Evolution of Advantage Concept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Studies, Economia & Manage-merit[ J]. Sept. 1996.
5
[美]N.格里高利.曼昆(N.Gregory Mankiw) 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
杨吾扬 梁佥社.地区分工与区位优势[J].地理学报,(3).
7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4.7-109.
8
付一清,付一静.德国鲁尔经验对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启示[J].区域经济,2003,(11):63-64.
9
[6]Romer,P.Two Strategies for EeonomicDevelopment:Using Ideas and Producing Ideas,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Bank Annuor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2
10
[12]Rowan Gibson.Rethinking th Future.Ltd,London,1997
共引文献
59
1
盛洪昌,李爽.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J]
.长春大学学报,2007,17(1):1-3.
被引量:7
2
赵志成,曲延芬.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J]
.现代经济信息,2008(6):149-151.
被引量:2
3
张旭,付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齐齐哈尔装备工业配套协作[J]
.学理论,2009(13):133-134.
4
周石生.
以价值链协同管理促进企业集群化——来自广西北流市陶瓷业发展的案例[J]
.中国商界,2008(7):8-9.
被引量:1
5
任保平.
欧盟一体化进程中德国鲁尔区的产业转型绩效分析及其启示[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19(6):5-10.
被引量:4
6
李雄治,许卫华.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理论研究综述[J]
.商业时代,2007(6):88-89.
被引量:10
7
杜峥平.
德国鲁尔区的改造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J]
.经济纵横,2007(5):41-43.
被引量:4
8
孙晓华,原毅军.
产业集聚能力的识别框架与培育路径[J]
.改革,2007(8):24-29.
被引量:2
9
王清华.
论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28(7):12-14.
被引量:1
10
周芬,项运良.
从区域经济发展视角看构建和谐社会[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61-6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
1
汪伟全,许源.
地方政府合作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
.社会科学战线,2005(5):294-296.
被引量:55
2
陈晓红,宋玉祥.
东北地区产业分工与合作研究[J]
.经济纵横,2007(5):44-45.
被引量:6
3
邢焕峰,滕福星.
东北老工业基地地区协调发展机制构建研究[J]
.税务与经济,2008(2):95-99.
被引量:3
4
蒋满元.
地方政府竞争过程中的合作困境及化解途径选择——自我化解与外部化解的分析框架[J]
.理论导刊,2008(7):16-1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李春禄.
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东北三省政府合作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1):95-95.
1
梁璐.
浅析传统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的可行性与必要性[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5):350-350.
2
周强.
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域合作的对策研究[J]
.中国外资,2010(14):197-198.
3
刘志成,景韬,杨金亮.
结构性减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政策建议[J]
.涉外税务,2012(7):20-25.
被引量:3
4
徐志国,龚业明.
技术创新与集约型增长方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16(4):50-51.
被引量:1
5
万建飞.
长江经济带建设及产业布局优化问题[J]
.商,2015,0(20):266-266.
6
苏时鹏,张春霞.
两种生产力与发展循环经济[J]
.科技和产业,2006,6(1):1-5.
被引量:2
7
包利臣,刘淑美,王国梁.
蒙东经济圈战略构想[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9(6):115-117.
被引量:1
8
冯小伟.
经济型酒店在中西部发展的可行性探究[J]
.内江科技,2008,29(3):47-47.
被引量:2
9
石瑾,陈怀录.
构筑河西东部地区增长极初探——金昌武威城镇群[J]
.甘肃科技,2008,24(1):15-16.
10
李宗怡.
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关系的检验[J]
.改革,2007(7):48-53.
被引量:3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7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