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考虑非稳定蠕变及温度效应的碾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将混凝土的瞬态热传导和徐变过程与内时损伤本构模型相结合,给出碾压混凝土考虑非稳定蠕变及温度影响下损伤破坏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格式,并编制出相应的分析程序,最后以实例进行了分析计算。
作者
秦力一
机构地区
郑州工学院数力系
出处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04-309,共6页
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关键词
非稳定蠕变
碾压混凝土
有限元
温度效应
分类号
TU370.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B115 [理学—应用数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1
彭军,工程力学,1995年,4期,131页
2
秦力一,工程力学,1995年,增刊,0590页
3
朱焱洲,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1991年,2期,131页
4
朱伯芳,水利学报,1983年,5期,40页
同被引文献
22
1
张子明,冯树荣,石青春,王嘉航.
基于等效时间的混凝土绝热温升[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5):573-577.
被引量:30
2
刘海成,吴智敏,宋玉普.
碾压混凝土浇筑层温度场计算模型研究[J]
.计算力学学报,2005,22(6):651-657.
被引量:5
3
牛景太,侍克斌,毛远辉.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层间应力研究[J]
.水力发电,2006,32(1):70-71.
被引量:4
4
朱伯芳,许平.
混凝土坝仿真计算的并层算法和分区异步长算法[J]
.水力发电,1996,23(1):38-43.
被引量:25
5
刘宁,刘光廷.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随机温度徐变应力计算方法研究[J]
.力学学报,1997,29(2):189-202.
被引量:15
6
张国新.
碾压混凝土坝的温度控制[J]
.水利水电技术,2007,38(6):41-46.
被引量:34
7
龙驭球 等.广义协调等参元[J].应用数学和力学,1988,9(10):871-877.
8
陈万吉 唐立民.等参拟协调元[J].大连工学院学报,1981,20(1):63-74.
9
丁宝瑛 黄淑萍 等.碾压混凝土坝的温度应力[J].水利水电技术,1987,(3).
10
张严明,王圣培,潘罗生.中国碾压混凝土坝20年:从坑口坝到龙滩坝的跨越[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引证文献
2
1
秦力一,许德刚,周爱民.
基于切应力条件的广义协调等参元[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26(2):92-94.
被引量:1
2
冯树荣.
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防裂技术研究进展[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9,29(1):77-80.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贾程,陈卉卉.
一种单位分解三角形单元及其在动力响应分析中的应用[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33(6):125-128.
被引量:1
2
程井,李同春,陈祖荣,刘晓青.
高碾压混凝土坝取消骨料预冷可行性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4(6):1-5.
3
钱波,宋铭明.
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方案优化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3,30(10):87-93.
被引量:9
4
江敏敏,蔡新,杨杰.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研究综述[J]
.粉煤灰综合利用,2016,30(1):49-52.
被引量:2
5
井向阳,刘俊,陈强,袁琼.
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通水冷却优化设计与工程实践[J]
.水电能源科学,2016,34(6):71-74.
被引量:3
6
张春海.
气温骤降下大坝抗裂性能及保温措施效果分析[J]
.吉林水利,2018(1):7-10.
被引量:3
7
张晓飞,王晓平,黄宇,李守义.
寒潮条件下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仿真研究[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8,29(1):192-197.
被引量:9
8
曹智昶,张晓飞,邵磊,张再望.
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度场及应力场仿真研究[J]
.电网与清洁能源,2018,34(9):25-30.
被引量:3
9
高宇.
坚持科技创新 建世界一流大坝[J]
.红水河,2020,39(1):31-34.
10
杜长劼,黄玮,杨晨光,李鹏,李心睿.
高原混凝土温控防裂与施工实践研究[J]
.四川水力发电,2020,39(6):97-104.
1
宋玉普,赵国藩,彭放,胡倍雷.
钢纤维混凝土内时损伤本构模型[J]
.水利学报,1995,27(6):1-7.
被引量:15
2
何峰,王来贵,刘向峰.
单一滑面边坡的非稳定蠕变模型分析[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16(4):29-31.
被引量:5
3
朱杰,徐颖,亓燕秋.
冻结红层软岩的蠕变特性研究[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4):26-31.
被引量:5
4
戴慧丽.
宁波淤泥质软土流变特性3轴试验研究[J]
.上海建设科技,2012(2):32-35.
5
宋玉普,赵国藩.
混凝土内时损伤本构模型[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0,30(5):577-583.
被引量:7
6
冶小平,李曼,孙强.
巷道软岩蠕变损伤模型[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9,37(2):44-46.
被引量:2
7
廖湘辉,李力,蒋冰华,任晓莉.
碾压混凝土专用造缝机设计[J]
.水利水电技术,2004,35(5):56-58.
被引量:2
8
宋玉普,王丽伟,王浩.
大骨料混凝土率型内时损伤本构模型[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5,55(1):47-53.
被引量:4
9
周科平.
复合岩石的内时损伤本构关系[J]
.长沙矿山研究院季刊,1992,12(1):1-6.
10
马雯波,饶秋华,冯康,许锋.
深海稀软底质模拟土三轴压缩蠕变模型的试验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5(12):4342-4347.
被引量:7
计算力学学报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