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日本科技人才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日本政府的《关于科学技术相关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意见》为根据,在对日本科技人才战略制定的背景与内容进行说明与评价的基础上,就这一战略对我国的启示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
武勤
朱光明
机构地区
中华女子学院
出处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2-126,共5页
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关键词
科技人才战略
人才开发
创新能力培养
分类号
G316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42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65
参考文献
6
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M](2006).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91.
2
日本文部科技省.关于欧盟各国的人才开发举措[日][M].科学技术白皮书.2006.
3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
日本总务省.科学技术研究调查报告[M].2002.
5
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关于中学生未来志向的国际调查报告书[M].2001.
6
[日]加藤荣一.超越战后[N].读卖新闻,2005-7-9.
共引文献
3
1
黄赞松.
转变观念:树立教学科研并重观,全面提升科研水平[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4):663-665.
被引量:1
2
文玲艺.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科技人才战略与政策演变[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1):132-139.
被引量:6
3
林秀君.
区域人才发展战略研究综述[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4):474-47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42
1
王小琴.
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评价与激励[J]
.科研管理,2007,28(z1):45-51.
被引量:29
2
靳占忠,董少鸣.
从中美教育的比较看创新教育[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55-58.
被引量:4
3
朱杏珍.
浅论人才集聚机制[J]
.商业研究,2002(15):65-67.
被引量:20
4
高婕,谢双显,杨洪.
培养高素质科技期刊编辑须把握“四个方向”[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1(3):186-187.
被引量:2
5
刘宝存.
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教学思想的变革:国际比较的视角[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5):80-84.
被引量:21
6
杜谦,宋卫国.
科技人才定义及相关统计问题[J]
.中国科技论坛,2004(5):136-140.
被引量:116
7
娄伟.
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2004(6):139-143.
被引量:47
8
张士义.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中国共产党80年的人才政策与实践[J]
.中国人才,2001(7):4-7.
被引量:3
9
余仲华.
我国人才战略规划的发展历程[J]
.中国人才,2005(04S):24-25.
被引量:7
10
黄小荣.
八十年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演变的历史考察[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16(3):26-2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4
1
龙梦晴.
日本隐性文化理念对科技创新战略的影响评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S2):59-62.
2
张木兰,韩大明.
提升主流意识深化图书馆科学发展[J]
.黑龙江史志,2013(21):238-238.
3
文玲艺.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科技人才战略与政策演变[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1):132-139.
被引量:6
4
蒋瑛.
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研究[J]
.学术论坛,2009,32(12):191-195.
被引量:9
5
朱昌平,王智,朱陈松,江冰.
对日本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考察与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2):168-170.
被引量:11
6
钟响,黄绪华.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开发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0(11):124-125.
被引量:5
7
高峰,唐裕华,张志强,王雪梅,张树良,熊永兰,陈春,黄丽珺.
21世纪初主要发达国家科技人才政策新动向[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1,33(1):168-172.
被引量:10
8
王健东.
科技期刊编辑人才培养开发模式[J]
.出版发行研究,2012(12):73-76.
被引量:2
9
彭品志,张恩桥,刘银国.
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人才支持战略研究[J]
.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31(3):148-154.
被引量:1
10
盛亚,于卓灵.
浙江省科技人才集聚的政策效应[J]
.技术经济,2015,34(6):43-47.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65
1
王亮,周靖,李莲英.
典型发达国家国际合作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创新合作的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2023,43(2):33-40.
被引量:7
2
胡友安,朱昌平.
理论力学“闭卷”和“半开卷”考试方法并用实践[J]
.科教文汇,2010(19):94-95.
被引量:2
3
黎小勇,周仲秋.
文科综合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问题探讨[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9(5):97-99.
被引量:3
4
吕利平.
创新型科技人才发展战略探讨[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69-74.
被引量:3
5
朱昌平,谢祖锋,高远,姚澄,殷明.
高频电路“闭卷”、“半开卷”、“开卷”相结合的考试方法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5):20-22.
被引量:11
6
朱昌平,谢祖锋,黄波.
香港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考察与对比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6):200-203.
被引量:12
7
李中斌.
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其发展策略[J]
.人口与经济,2011(5):24-28.
被引量:8
8
马斌,李中斌.
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思考[J]
.经济与管理,2011,25(10):85-88.
被引量:23
9
丁媛媛.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J]
.商情,2011(34):125-126.
10
张青,吴洁,李锋.
基于创新能力镇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1[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1):156-160.
被引量:5
1
马丽艳,王楠.
如何应对加入WTO对科技人才的挑战[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z1):387-388.
被引量:1
2
张密生,杨德才,左汉滨,周祝红.
WTO与湖北省科技人才战略[J]
.咨询与决策,2004(5):22-24.
被引量:1
3
胡志坚.
实施科技人才战略[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4(2):1-1.
被引量:2
4
张密生,杨德才.
WTO条件下湖北省科技人才战略[J]
.中国科技论坛,2004(4):32-35.
被引量:2
5
徐晓东.
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与中国的科技人才战略[J]
.经济师,2000(6):102-102.
6
把握中俄合作中的科技人才战略[J]
.专家工作通讯,2003(5):46-46.
7
段迎晖.
基于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科技人才战略[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1):31-34.
被引量:1
8
武勤,朱光明.
日本的科技人才战略[J]
.中国社会工作,2011(3):51-52.
9
周旭.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重庆科技新发展[J]
.新重庆,2004(5):13-16.
10
我国科学技术相关学科发展呈现六大特点[J]
.航天工业管理,2008(3):46-47.
中国科技论坛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