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日本牵牛和大豆对外源玉米赤霉烯酮的吸收与运输(简报)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日本牵牛幼苗可通过根吸收3H-玉米赤霉烯酮(ZEN),并向地上部转移。在光照条件下的吸收量明显高于暗中的吸收量。放射活性主要累积在胚轴顶端。大豆幼苗通过叶片吸收的3H-ZEN主要向顶端运输,在处理叶下方的组织中放射活性极低。
出处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7年第3期173-175,共3页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3

  • 1陈新建,刘泓川,孟繁静.玉米赤霉烯酮的直接酶联免疫分析[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9,25(5):61-63. 被引量:25
  • 2孟繁静,阙月美,韩玉珍,黎洪霞,王章存.冬小麦越冬茎尖中的玉米赤霉烯酮[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8(12).
  • 3周有院,钟诲文,曹宗巽.日本青萍6746的光周期诱导试验[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3(03).

共引文献4

相关主题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