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型教学模式视阈下的教育技术学科教学解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模式处于龙头地位,它制约着教学的组织形式、活动形式、管理形式和环境构成。解读新型教学模式视阈下的教育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特征、实施策略,可以为其他学科教学改革提供相应的借鉴和支持。
作者
王成云
赵梦笔
机构地区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出处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7年第4期79-80,共2页
Journal of Chang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师教育新型教学模式构建的比较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04]第31号)
关键词
新型教学模式
教育技术学科
教学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0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张屹,祝智庭.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J]
.电化教育研究,2002,23(1):19-23.
被引量:266
2
钟志贤.
新型教学模式新在何处(下)[J]
.电化教育研究,2001,22(4):11-18.
被引量:39
3
黄国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2-05-08.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赵振利,刘大明.
学生主体性教育研究述评[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2(3):31-33.
被引量:5
2
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一)[J]
.教育学报,1998(3):29-31.
被引量:648
3
章建跃.
建立在主体活动理论上的课堂教学观[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103-108.
被引量:6
4
和学新.
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与教学设计[J]
.教育研究,1997,18(11):36-40.
被引量:62
5
高文.
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
.全球教育展望,1999,29(1):35-39.
被引量:355
6
王策三.
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6):70-76.
被引量:145
7
钟志贤.
素质教育与教育技术实践[J]
.中国电化教育,1998(5):10-14.
被引量:22
8
肖川.
从建构主义学习观看学生主体性的发展[J]
.中国冶金教育,1998,3(6):76-80.
被引量:46
9
钟志贤.
教学传播活动主客体关系问题[J]
.外语电化教学,1989(3):25-26.
被引量:1
10
李克东.知识经济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J].教育技术研究,2000,(1).
共引文献
303
1
曲秋莳,庞文燕.
高职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验证[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7):89-96.
被引量:8
2
吴媛.
促进深度学习的英语教学路径探析——基于经验之塔理论[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0(5):190-191.
3
李莹.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浅谈高职法学基础理论的教学方法[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127-128.
4
余海斌.
浅谈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改革[J]
.河南农业,2007(8):44-44.
被引量:2
5
蔡创.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与不利因素评述[J]
.科技创新导报,2007,4(35).
被引量:1
6
李萍.
浅谈多媒体教学的完善[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6):131-132.
被引量:7
7
俞秀红.
建构主义理论和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探讨[J]
.外语界,2006(S1):56-60.
被引量:58
8
邓家干.
建构主义理论在《DSP原理与应用》双语教学课程中的继续实践[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z1):160-162.
被引量:4
9
张英.
互动教学法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477-480.
被引量:2
10
李建波.
从教学要素关系看信息化外语教学模式的特色[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484-486.
被引量:1
1
黄戊南.
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探索[J]
.福建教学研究,2008(4):42-43.
2
吕雅文.
网络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4):46-47.
3
孙新成.
高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21(6):98-100.
4
刘树泽.
一次集体阅卷后的思考[J]
.青年教师,2013(12):61-62.
5
殷翔文.
着力营造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生态环境[J]
.中国高等教育,2005(18):9-10.
被引量:21
6
孟鑫,张海蛟.
地方性医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4(3):42-43.
被引量:1
7
张金珂.
加强学科建设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J]
.泰山学院学报,1997,22(3):245-249.
8
徐桂兰.
学分制:高校深化改革的关键——江、浙、沪四所高校实施学分制考察报告[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z1):192-198.
被引量:3
9
黄潇漫.
俞敏洪:教育领域的互联网只是一种补充[J]
.留学生,2014(8):24-25.
10
金鸣娟.
有效发挥课程优势 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J]
.中国高等教育,2006(5):32-32.
被引量:3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