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壮医瘴病探源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瘴病自古即为壮乡的地方病,瘴气孳生可由岚雾、蛇虺毒雾所致,亦可因蚊蚋叮咬而生,瘴邪阻滞内脏,导致阴阳失调,或阴阳相移,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则可发生瘴病。瘴病归属疟疾及伤寒热病范畴,治疗原则为“冷瘴以疟治,热瘴以伤寒治,哑瘴以失音伤寒治”。预防瘴气主要有佩挂药物、内服药物、隔离更衣等方法。
作者
叶庆莲
机构地区
广西中医学院
出处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7年第4期5-7,共3页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armacy of Chinese Minorities
关键词
壮医
瘴病
理论
分类号
R291.8 [医药卫生—民族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6
参考文献
3
1
南京中医学院.诸病源候论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388.
2
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九十七·蚊条.
3
简明生物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94.
共引文献
26
1
朱清静,盛国光.
肝炎黄疸辨治刍议[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5,7(4):38-38.
被引量:1
2
程传浩.
对《金匮要略》中“七伤”诠释[J]
.河南中医,2008,28(11):9-10.
3
石云,曲丽芳.
《金匮要略》救自缢死方法及对后世急救术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0):2531-2532.
被引量:2
4
刘岑,任毅.
口僻的证候特征及病因病机探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9,16(5):24-25.
被引量:6
5
丁虹.
《诸病源候论》鼻病病因病机解析[J]
.中医研究,2010,23(2):75-77.
被引量:7
6
姚洁敏,严世芸.
《诸病源候论》文献研究思路述评与展望[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3):480-483.
被引量:10
7
薛钧.
老年人功能性便秘中医药治疗体会[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9):205-207.
8
吴晓云,刘峰,刘天君.
《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导引法条文解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2,19(5):43-47.
被引量:1
9
严培军,王培民.
周福贻教授从痰瘀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经验[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1):84-86.
被引量:16
10
杨东方.
《四库全书总目》金元明清医籍提要补正[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32(2):18-2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5
1
叶浓新.
马头古墓出土铜针为医具论试证——兼论壮族先民的针灸疗法[J]
.广西民族研究,1986(3):102-107.
被引量:16
2
王平文,徐善珠.
谈士执麈是“礼”说质疑──兼议清谈的成因与追求[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4(1):47-50.
被引量:1
3
范子烨.
嵇康锻铁与服散养生[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3(3):63-69.
被引量:7
4
巴雅尔.
蒙医对传染病的认识简述[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5,1(2):4-4.
被引量:1
5
吕品生,段忠谦,贾卫平.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村魏晋墓[J]
.文物,2001(4):54-59.
被引量:29
6
邱少平.
浅析魏晋服食五石散成风之因[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41-43.
被引量:5
7
黄汉儒.
壮医理论体系概述[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6):3-7.
被引量:147
8
丁沂璐.
试论汉末魏晋文人的世纪病心态[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13-117.
被引量:2
9
仲格嘉.
藏医疫病学综述[J]
.中国藏学,2007(3):124-128.
被引量:7
10
黄汉儒.中国壮医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281-303.
引证文献
6
1
李凯风,覃文波,邓汝铭,吴小红,黎佳,杨海云,陆文.
壮医“瘴毒”致病机制及防治经验浅述[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5(2):3-4.
被引量:3
2
洪宗国,邓小莲.
壮医毒病论[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3):38-42.
被引量:10
3
庞宇舟,蒋祖玲.
壮医毒论理论概述[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20(6):1-3.
被引量:22
4
庞宇舟,郭超峰,陈攀,温宗良,施学丽,温海成.
基于数据挖掘的壮医药“因毒致病”理论研究[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8,24(2):54-56.
被引量:1
5
李志勇,图雅,李海涛,何江,确生,董广平,张明烁,刘建勤,黄秀兰,王孝蓉,波拉提·马卡比力,冯欣,张方博,姜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方案中的少数民族医用药[J]
.中国中药杂志,2020,45(10):2265-2274.
被引量:11
6
桑东辉.
药·酒·麈——论疾疫与魏晋风度的关系[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0,36(4):15-2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6
1
王美全,李凤珍,吴姗姗,黄凤慧,王琪,黄喜群,舒建龙.
壮医龙脊贴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2,28(12):57-60.
2
陈延强,李仁锋,庞宇舟(指导).
庞宇舟教授运用壮医立体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思路与经验[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1,27(9):36-37.
被引量:3
3
李昭燕,陈攀.
壮医对偏头痛的认识[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3):11-13.
被引量:1
4
陈乐伟,徐经洧,李日波,袁长深,韦安达.
基于“毒虚致病”理论概述壮医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J]
.壮瑶药研究,2023(3):343-345.
5
庞宇舟,徐晶,黄安,唐静,梁宗挺,陈筱悦.
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及其临床应用[J]
.环球中医药,2015,8(7):872-873.
被引量:17
6
黄雪琼,王茜娜,杨美春,方刚.
壮医六方藤方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7,23(6):5-7.
被引量:10
7
冼斌,朱英,甘礼盈,李凤凤,陈日兰.
壮医外治疗法治疗偏头痛的研究概况[J]
.湖南中医杂志,2017,33(10):181-182.
被引量:3
8
姜涛,宁余音.
壮医药线点灸对谷道病的治疗及护理研究进展[J]
.中医外治杂志,2018,27(2):49-51.
被引量:2
9
常拓,朴香兰.
壮医“解毒”熏洗疗法对于膀胱癌应用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8,29(6):1411-1413.
被引量:5
10
黄沂,宁余音.
慢性咳嗽的壮医防治及护理研究进展[J]
.蛇志,2018,30(3):535-537.
被引量:1
1
郑洪,罗启盛.
岭南医学的瘴气病因和瘴湿病机理论[J]
.中医杂志,2014,55(12):995-998.
被引量:7
2
邓霭静,刘小斌.
《岭南卫生方》对岭南瘴病学术的影响[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0(6):928-930.
被引量:2
3
曾翠琼,黄汉儒,王奇.
黄汉儒教授解毒调气法治疗瘴病临证经验[J]
.四川中医,2015,33(12):2-4.
被引量:4
4
张星.
明清笔记中瘴病概念及病因病机[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8):824-827.
被引量:3
5
邹荣,郑洪.
明代瘴病内虚病机理论及其对岭南医学的影响[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2):281-283.
被引量:1
6
荣莉.
浅谈《岭南卫生方》治瘴用药的特点[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6(2):57-59.
被引量:2
7
郑洪,陈朝晖,何岚.
“瘴气”病因学特点源流考[J]
.中医药学刊,2004,22(11):2035-2036.
被引量:14
8
徐洪波.
竹叶石膏汤治疗失眠症的机理及临床应用[J]
.当代医学,2016,22(5):151-152.
被引量:7
9
王左.
益气养阴活血法论治出血性中风[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9):1-2.
被引量:19
10
佘明德.
便秘不可滥用牛黄上清丸[J]
.养生大世界(B版),2006(5):41-41.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