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实的个人:唯物史观确立的前提及其当代意义——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不仅在于形成了的唯物史观,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唯物史观确立的前提——"现实的个人",在著作里马克思、恩格斯规定了"现实的个人"的概念,在确立唯物史观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在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
胡帆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0,共3页
Theory and Reform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现实的个人
唯物史观
分类号
B0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9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马列主义研究资料[M].31.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
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9-360.
共引文献
393
1
曹庆仁.
论科学研究与复杂性[J]
.科技导报,2004,22(8):12-14.
被引量:6
2
蔡晓良.
《共产党宣言》与“两个必然”理论的论证[J]
.理论月刊,2005(2):11-13.
被引量:7
3
王艳,陈勇江,朱秀玲.
科学发展观:当代生态伦理的出场路径[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4):71-73.
被引量:1
4
史伟刚.
论邓小平的特色社会主义观[J]
.理论月刊,2005(8):15-17.
5
陈树文.
加强西部人才培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对策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05,23(4):109-111.
被引量:1
6
李祥俊.
位与思:儒学人伦谱系中的自我[J]
.学术论坛,2005,28(8):12-15.
7
赵惠霞.
从研究目的的变化看现代美学研究对象的选择[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6):128-132.
被引量:1
8
张锡恩,梁桂莲.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国家政体思想探析[J]
.东岳论丛,2005,26(6):39-44.
被引量:1
9
罗保国.
俄国社会发展道路:恩格斯与民粹派思想比较研究[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1):51-56.
被引量:2
10
姚剑文.
构建现代道德维系机制:道德建设的另一条路向[J]
.学术交流,2006(3):27-32.
1
雷蕾,王志华,李会忠.
“现实的个人”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的分析[J]
.魅力中国,2010(35):377-377.
2
邱光洪,杨毅华.
关于“现实的人”与“人的本质”的思考[J]
.卷宗,2013,3(6):304-305.
3
张晓梅.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J]
.魅力中国,2011(8):275-275.
4
唐沛.
浅议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理论——兼论人性与人的本质[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0(8):115-116.
5
聂锦芳.
“现实的个人”与“共同体”关系之辨——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对一个重要问题的阐释与论证[J]
.哲学研究,2010(11):3-10.
被引量:21
6
黄开国.
汉唐伦理思想简论[J]
.天府新论,1991(3):55-61.
7
李国亮.
探析唯物史观的前提——“现实的个人”——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基点[J]
.南方论刊,2007(10):6-8.
8
刘宏斌.
“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及其根源[J]
.湖湘论坛,1997,10(5):41-43.
9
周琰.
生日过后[J]
.当代学生(读写),2010(1):71-71.
10
郝清杰.
“现实的个人”概念的多维度辨析[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6,2(2):31-36.
理论与改革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