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杨柳题材创作繁盛的原因与意义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杨柳是中国文学中最为重要的题材和意象之一,有关作品数量繁多,历史地位极其显著,与松、竹、梅相伯仲。杨柳的种种自然生长优势和人类社会广泛的种植与悠久的应用,使其成为中国社会最普遍、最家常的树种,同时也赋予了其在文学世界的表现优势。杨柳在中国文学中形成了品目极其繁富的题材系统和意象群类。杨柳题材创作的繁盛,是杨柳自然景色与社会生活双向作用的结果,客观上反映了中国大地普遍生长和中国社会广泛应用的历史景观,而主观上则体现了与之相关的自然与社会审美情感的丰富内容和深厚传统。杨柳形象美、景观美的表现是古代杨柳题材文学最主要的内容和收获。透过杨柳形象的比兴寄托、渲染象征,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人们普遍存在的惜别相思、伤春怨逝等情感体验。杨柳意象的比兴寄托之旨,以阴柔感伤的情绪为主要内容,显示着优美与悲剧交糅渗透的审美情感特色。
作者 程杰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
基金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基金项目"中国花卉题材文学与花卉审美文化研究(二期)"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7

  • 1西汉·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 2晋·郭璞.山海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三国晋(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9.
  • 4明·徐光启.农政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 5清·姚炳.诗识名解[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6宋·钱易.南部新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2.
  • 7清·王士禛.五代诗话[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共引文献10

同被引文献26

  • 1奚赋彬.盐商文化性格对扬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影响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3,10(8):24-28. 被引量:3
  • 2纪永贵,阎续瑞.论杏花村的文化属性[J].中国地方志,2006(3):51-60. 被引量:10
  • 3关传友.中国植柳史与柳文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8-15. 被引量:19
  • 4王定保撰,姜汉椿校注.《唐摭言》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3-54页.
  • 5《中国杏花审美文化研究》.
  • 6王象晋.《群芳谱》果谱卷二.《故宫珍本丛书》本.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 7周文华.《汝南圃史》卷三.《续修四库全书》本.
  • 8姚宽.《西溪丛语》卷上.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6页.
  • 9无名氏[越调].《天净沙》.隋树森编.《全元散曲》(下册).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732页.
  • 10韩鄂.《岁华纪丽》卷一“寒食”.《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