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浅论庄子的悲态人格及其意义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庄子人格是一种悲态人格。庄子放达的外表下面是安时处顺的精神内核。面对命运的捉弄,庄子采取一种顺应的态度,呈现出悲态人格;庄子对德有很高的期待,但社会虚假之德泛滥,他又无能为力,显得逆来顺受,反映出他的悲态人格。庄子笔下的理想人格,是他在现实束缚下寻找的精神出口,是不超然基础上的超然,超然是出于无奈,理想人格只是他深层悲态人格的一个出口而已。同时,庄子的悲态人格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作者 李雄燕
出处 《兰州学刊》 CSSCI 2008年第1期4-7,共4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4

共引文献26

同被引文献4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