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误读的快乐与改写的遮蔽——论《启蒙时代》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王安忆的《启蒙时代》,将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巧妙地嵌入自己的小说中,构成作品之启蒙主旨即对市民社会的高度赞扬,在追求思想深度的同时,暗中呼应了近年来关于市民社会理论的讨论热点。但是,在仔细阅读马克思原著后却发现,作品主人公陈卓然和南昌们,包括隐身其后的王安忆,对于马克思出现了相当的误读和改写。因此,作品所标榜的"启蒙",并没有给那一代人带来理性的澄明和真正的觉醒。与此相关联的,是王安忆创作中存在的两种心态:对于激进年代的向往;对于上海琐碎凡庸的一地鸡毛式的市民生活的认同。这成为作家实现新的超越的困惑所在。
作者 张志忠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3-180,共8页 Literary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页.
  • 2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第二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下册,第599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 3恩格斯.《<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第三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下册,第601页.
  • 4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第1卷[C].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 5马克思 恩格斯.《费尔巴哈》[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 6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7页.

共引文献144

同被引文献21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