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地质灾害监测中环境地球物理方法综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国家,地质灾害种类繁多。随着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环境地球物理方法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已成为地质灾害监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介绍了环境地球物理方法监测地质灾害的原理和特点,并详细阐述了环境地球物理学的各种分支方法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领域。
作者
杜良法
黄壮远
孙瑞举
机构地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中国冶金地勘工程总局山东局
出处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8年第2期86-88,共3页
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环境地球物理
监测
分类号
P69 [天文地球—地质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8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73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1
高庆华,马宗晋,苏桂武.
环境·灾害与地学[J]
.地学前缘,2001,8(1):9-14.
被引量:16
2
韩子夜,薛星桥.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16(3):138-141.
被引量:50
3
杨进.环境地球物理教程[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4:5-8.
4
GueliS.Vakhromeev.
环境地球物理学:新概念(英文)[J]
.地学前缘,2001,8(1):47-57.
被引量:4
5
郑军卫,张志强,董连成.
环境地球物理学及其现状与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2000,15(1):40-47.
被引量:10
6
滕吉文.
20世纪地球物理学的重要成就和21世纪的发展前沿[J]
.地学前缘,2003,10(1):117-140.
被引量:30
7
梁爽,罗奕.
三维电阻率视图在揭示煤矿采区水害中的应用[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z1):123-125.
被引量:1
8
董浩斌,王传雷.
高密度电法的发展与应用[J]
.地学前缘,2003,10(1):171-176.
被引量:540
9
金太平,吴一呜.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采空区调查中的应用[J]
.西部探矿工程,2006,18(1):67-68.
被引量:1
10
郭秀军 王兴泰.环境地质及灾害体探查问题.地学前缘,2003,(1):97-98.
二级参考文献
98
1
景耀光.
煤与瓦斯突出时固态烃转化为气态烃的假说验证[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1,28(z1).
被引量:6
2
王洪德,高幼龙,薛星桥,朱汝烈.
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监测预报系统功能及效果[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12(2):59-63.
被引量:4
3
王仁.
我国地球动力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S1):50-59.
被引量:8
4
王椿镛.
中国岩石层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S1):82-109.
被引量:14
5
滕吉文,熊绍柏,张中杰.
青藏高原深部结构与构造地球物理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S1):121-139.
被引量:30
6
陈运泰,吴忠良,李世愚.
世纪之交我国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S1):164-165.
被引量:9
7
陈棋福,陈颙,李娟,陈龙生.
地震预测研究与展望[J]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S1):386-395.
被引量:7
8
张国民,李丽,焦明若.
我国地震预报研究近十年的发展与展望[J]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S1):396-410.
被引量:21
9
王椿镛,王贵美,林中洋,张四维,刘运生,毛桐恩,刘元生,段以伟.
用深地震反射方法研究邢台地震区地壳细结构[J]
.地球物理学报,1993,36(4):445-452.
被引量:120
10
李世愚,和雪松,张少泉,陆其鹄,蒋秀琴,佟晓辉,李铁,管恩福,左艳,孙学会,李国基.
矿山地震监测技术的进展及最新成果[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19(4):853-859.
被引量:44
共引文献
736
1
熊安香,李世玉,宗威.
两种物探方法在隧道勘探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22,22(5):114-115.
被引量:1
2
李新斌,田辉,丁廉超,高奇,赵浩,许留洋,郝子琼,刘诚.
高密度电法在勉县城市浅层地下水调查评价中的应用[J]
.勘察科学技术,2022(2):59-64.
被引量:1
3
郭紫明,杨少青.
高密度电法在怒江某地岩溶探测中的应用[J]
.勘察科学技术,2022(1):53-56.
被引量:2
4
刘浩,任荣,李瑞宁,刘义海,姜灵芝.
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研究[J]
.地质论评,2020,66(S01):175-176.
被引量:10
5
丁超,解阳波,张家豪,熊志国,马小梅,袁翔,张雷,方石.
三维高密度电法揭示SAGD地面窜漏通道[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22,52(6):2021-2033.
被引量:7
6
姚敬金,袁桂琴.
近几年勘查地球物理的成就与前景展望[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7,29(S1):309-312.
被引量:1
7
苏永军,胡清龙,容娇君,刘英利.
高密度电阻率法技术与研究[J]
.西部探矿工程,2007,19(10):41-43.
被引量:7
8
刘开平,张建亮.
煤矿地质灾害与监测预防探讨[J]
.太原科技,2007(3):55-57.
被引量:1
9
胡水根.
高密度直流电阻率法技术及应用[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z1):76-78.
被引量:4
10
邹光华.
从埃及之行谈环境物探工作[J]
.地质与勘探,2004,40(z1):88-90.
1
李少金.
对地质灾害监测中环境地球物理方法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79-79.
被引量:1
2
杨进,刘庆成,程业勋,王南萍,侯胜利.
水环境地球物理方法的应用综述[J]
.地质科技情报,2000,19(2):107-110.
被引量:6
3
朱海龙.
环境地球物理学及其研究现状[J]
.石油物探译丛,1999(1):1-7.
被引量:10
4
张慧静,孙志.
地球物理方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现状[J]
.环境与发展,2012,24(1):114-117.
被引量:5
5
程业勋,杨进,赵章元.
环境地球物理学的现状与发展[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4):1364-1369.
被引量:31
6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J]
.物探与化探,2005,29(3):252-252.
7
赵为民.
关于环境地球物理勘查的方法与特征研究[J]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0(3):491-491.
8
聂海辉.
关于环境地球物理勘查的方法与特征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128-128.
被引量:2
9
崔霖沛.
国外勘查地球物理工作现状和发展趋势[J]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2,7(4):4-13.
被引量:1
10
何雪洲.
环境地球物理学今后的任务[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动态,2001(3):5-6.
西部探矿工程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