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层社会背景——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
2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化遗产已经成了一种可以开发的人文资源,人们正在用原有的文化去重构现有甚至未来的文化;对于人文资源以及人文资源与文化产业之间关系的研究迫在眉睫。有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开发利用必须研究先行,同时还要唤起民众"文化自觉"的意识。
作者
方李莉
机构地区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
出处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0,共15页
National Arts
关键词
文化多样性
文化变迁模式
生态博物馆
人文资源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8
引证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145
同被引文献
278
1
李佳,陈怡,乔翠兰,崔鸿.
国际比较视域下的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知识图谱研究[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9,0(6):45-54.
被引量:2
2
周海涛,杨翠霞.
生态博物馆理念下辽西走廊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以新堡子村为例[J]
.美术大观,2019(12):120-121.
被引量:5
3
李永乐,张雷,陈远生.
澳大利亚遗产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理论与改革,2007(3):128-130.
被引量:6
4
方李莉.
传统在现代化中的重构——景德镇田野札记[J]
.装饰,2008(S1):121-123.
被引量:11
5
张庆宁,尤小菊.
试论生态博物馆本土化及其实践困境[J]
.理论月刊,2009(5):89-91.
被引量:16
6
孙燕.
区域性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23(10):88-93.
被引量:28
7
林凤群.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刍议——以咀香园杏仁饼传统制作工艺为例[J]
.文化遗产,2010(1):146-149.
被引量:7
8
菅丰,陈志勤.
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J]
.文化遗产,2009(2):106-110.
被引量:54
9
郑乐丹.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
.文化遗产,2009(3):11-15.
被引量:11
10
迪姆.罗仪德,饶琴,汪多维,吕东玉,王爱仪.
史密森民间生活节:公众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例[J]
.文化遗产,2008(3):88-9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8
1
吴效群.
对近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几个重要问题的看法[J]
.文化遗产,2011(1):17-22.
被引量:17
2
姜丰丽,余思毅,袁媛,胡潇然.
骆山大龙“非遗”保护现状及问题研究[J]
.神州,2014(2):27-28.
3
李玉臻.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评述[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8(1):38-43.
被引量:6
4
郭悦.
分离还是统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工艺品——以靖西绣球为例[J]
.广西民族研究,2009(4):197-203.
被引量:7
5
王文杰.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对戏曲生存与传播的思考[J]
.现代企业教育,2011(12):148-149.
6
佟玉权,赵玲.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产业化途径及评价体系[J]
.学术交流,2011(11):187-191.
被引量:13
7
王永健.
跨越学科藩篱 践行学术创新——方李莉艺术人类学研究评介[J]
.民族艺术,2013(1):11-16.
被引量:2
8
佟玉权.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理论探析[J]
.文化学刊,2013(2):134-139.
被引量:8
9
季中扬.
当代文化空间中民间艺术的生存方式[J]
.南京社会科学,2013(6):129-134.
被引量:11
10
丁智才.
民族文化产业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生产性保护——以壮族织锦技艺为例[J]
.云南社会科学,2013(5):100-105.
被引量:40
二级引证文献
145
1
唐瑗彬,刘珊杉,牟向伟.
新内生发展视角下民族地区县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特色模式研究——以广西为例[J]
.职业教育,2024(15):58-65.
2
陈科锦.
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和艺术化传承——以永康铜艺的双重传承模式为例[J]
.艺术与民俗,2019(1):65-71.
被引量:1
3
胡卫军.
文化共同体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与传承[J]
.华夏文化论坛,2022(2):283-292.
被引量:1
4
王彩红.
"半山泥猫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体系的探讨及教育思考[J]
.设计艺术研究,2021(2):29-33.
被引量:1
5
徐鹏飞,韩顺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机理、动力与路径[J]
.北京文化创意,2020(5):49-55.
被引量:3
6
景延秋.
熔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盾牌——兼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29(2):59-61.
7
邱冠武,陈畅,余青.
从广东木偶戏的发展现状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50-151.
被引量:4
8
王羽.
价廉的国际长途电话新宠——IPStar捷通2000型网络电话[J]
.无线电,2000(5):27-27.
9
陈静梅.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述评[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77-84.
被引量:35
10
南长全.
我国非遗项目产业化开发可行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17(3):33-36.
1
田丰韶.
国家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少数民族文化变迁[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26(6):130-134.
被引量:3
2
甄晓英.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甘肃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与思考[J]
.生产力研究,2016(2):72-76.
被引量:1
3
吴效群.
对近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几个重要问题的看法[J]
.文化遗产,2011(1):17-22.
被引量:17
4
卷首语[J]
.民族艺术,2007(4):5-5.
5
范跃彬.
试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J]
.音乐大观,2013(12):44-45.
6
才让措.
对青海热贡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的思考[J]
.群文天地,2008(9):25-27.
7
黄承喜,付春晖.
关于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与思考[J]
.湖北宣传,2006(10):21-22.
8
何一民,李小波,王舟云.
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及开发[J]
.四川省情,2006(6):31-33.
9
周静书.
宁波海洋文化的研究与思考[J]
.宁波通讯,2013(7):48-51.
10
袁国友.
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开发——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与思考[J]
.思想战线,2001,27(3):52-57.
被引量:4
民族艺术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