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无我观与自我意识的建立 被引量: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诸法无我,为佛法三法印的核心.此所谓无我.应为真俗两大方面的统一。就真谛言.无我之“无”所否定的,是众生误认的即五蕴、五蕴中、五蕴外常一自宰之“实我”,此实我非有:就俗谛言,假我非无,此真俗二谛的统一.名日中道,可谓佛法自我观的全面。
作者 陈兵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11,共8页 The Voice of Dharma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34

  • 1杨鑫辉,刘华.唯识心法之认识结构论[J].心理学探新,1999,19(3):3-7. 被引量:1
  • 2葛鲁嘉.对心理学方法论的扩展性探索[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4-89. 被引量:21
  • 3胡晓光.从“二分”说看唯识学的主客相关理论[J].法音,2006(1):20-24. 被引量:2
  • 4尤智表.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见:虚云法师,等.黄河选编.佛家二十讲.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46.
  • 5[1]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 6SusanBlackmore.(2008).人的意识(耿海燕,李奇译)(pp.106,108).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7梁启超.(1936).说无我.见佛学研究十八篇,上册.(PP.27-28).北京:中华书局.
  • 8弥勒论师.(2005).瑜伽师地论.见李利安(编),瑜伽师地论(pp.853).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9Sugamura, G. J., Haruki, Y., & Koshikawa, E (2007). Building more solid bridges between Buddhism and western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62(9), 1080-1081.
  • 10Wastell, C. A. (1992). Self psychology and the etiology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Psychology, 29, 225-233.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3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