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刑事和解制度的设立及适用探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刑事和解制度是恢复性司法理念下的一种产物,它兼顾被害人与加害人合法权益的双重保护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的和谐性。当前,为构建和谐社会,我国不少地方司法机关都在大胆试验刑事和解。然而,由于国家还没有出台针对性的法律,各地的模式和做法不一,在实践中遇到了不少法律和实际操作问题。因此,很有必要针对实际情况从法律上设立和完善刑事和解制度。
作者
罗启钊
机构地区
梧州市长洲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法制与经济》
2007年第12X期36-37,40,共3页
关键词
刑事和解制度
设立
适用
分类号
D91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43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诸葛旸,陈丽玲.
构建刑事和解制度探讨[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8(6):59-64.
被引量:22
2
陈光中.
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与司法适用[J]
.人民检察,2006(05X):5-7.
被引量:226
3
李茂春,李志强.
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之探讨[J]
.学习论坛,2005,21(12):75-77.
被引量:15
4
马静华.
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我国的制度构想[J]
.法律科学,2003,21(4):81-88.
被引量:210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刘志成,熊明.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解不诉探讨[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1):85-90.
被引量:23
2
葛琳.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的分析[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13(6):20-24.
被引量:12
3
应跃龙,鲜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5,16(6):38-40.
被引量:2
4
桑东辉.
刑事和解与和谐社会[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4):3-6.
被引量:7
5
杨兴培.
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的构建[J]
.法学,2006(8):129-136.
被引量:46
6
[1]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06-10-12(1).
7
[5]刘方权.刑事和解程序,一个实践和理论构架的考察[EB/OL].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asp?ArticleID=21056.2006-08-11.
8
[6]王新环.协商、和解与合意刑罚[N].检察日报,2006-08-21(4).
9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53.
10
[13]尹晋华.法律的真谛[M].北京:检察出版社,2005.267-275.
共引文献
443
1
汤道刚.
构建和谐社会要重视刑事当事人与相关利益人的关系平衡——倡导以人为本的刑事和解文化[J]
.北京社会科学,2006(S1):108-112.
被引量:2
2
陈欣.
论刑事和解中国化[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5):65-67.
被引量:3
3
吴国贵.
刑事和解制度化法思想与权源基础的探讨——刑罚权之裁量权配置[J]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6.
被引量:1
4
杨晓静.
刑事和解:自愿抑或强制[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4):78-83.
被引量:6
5
张明友,钟德刚,朱德林.
轻微刑事案件开展刑事和解的实证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18(S1):22-23.
被引量:1
6
杨华东,杨传强.
论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18(S1):29-31.
7
赵承岭,张志鑫.
被害人视角下的刑事和解探析[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119-121.
被引量:3
8
仇万娥.
浅议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对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障[J]
.社科纵横,2008,23(12):91-93.
9
梁晶蕊.
公安刑事侦查中和解面临的问题及配套措施[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8(3):29-34.
被引量:1
10
谢小妹,黄妹华.
从恢复性司法看我国刑事自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21(6):23-2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
1
汤维建.
关于制定《社会调解法》的思考[J]
.法商研究,2007,24(1):59-64.
被引量:19
2
陈晓宇.
论刑事和解制度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24-26.
被引量:1
3
邓如府.
我国引入刑事和解制度之必要性探究[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8(4):56-5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郝鑫.
刑事和解制度适用的探究——以兼顾和谐的方式实现司法公正[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5):83-85.
2
李昊洋.
浅谈刑事和解制度[J]
.中外企业家,2010(6X):164-164.
1
今后20年政改第一步[J]
.党政干部参考,2003,0(1):8-9.
2
陈琪.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深化教育改革[J]
.政法论丛,1993(1):3-5.
3
李昊洋.
浅谈刑事和解制度[J]
.中外企业家,2010(6X):164-164.
4
曾洪.
加强个案监督 促进严肃执法[J]
.人民之声,1995(8):15-17.
5
陈宝成.
一厢情愿的“包公司法文化”[J]
.新世纪周刊,2012(38):109-109.
6
菅中战.
浅析某些地方司法机关在贯彻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
.活力,2016,0(17):46-46.
7
曹旭东.
试论民族自治地方司法机关的特殊性[J]
.贵州民族研究,2014,35(2):13-16.
被引量:1
8
潘洪其.
地方司法机关须有独立的地位和权威[J]
.法律与生活,2013(23):6-6.
9
王若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大胆试验[J]
.红旗文稿,1999(1):5-7.
10
吴娟.
大胆试验,迎难而上[J]
.当代党员,2008(1):46-47.
法制与经济
2007年 第12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