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方回《瀛奎律髓》中的“拗字”格法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拗字格法,由唐代的杜甫到宋代的黄庭坚,逐渐成为律诗创作中极为重要的格法之一。方回在前人创作及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在《瀛奎律髓》一书中对其专门总结研究,并以此为纽带建构杜甫与江西诗派之间的关系,以此为武器批评宋末元初盛行的晚唐诗风。
作者
王奎光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韵文学刊》
2007年第4期21-26,共6页
Jou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
关键词
拗字格法
杜甫
江西诗派
江湖诗风
分类号
I207.21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霍松林.
简论近体诗格律的正与变[J]
.文学遗产,2003(1):104-117.
被引量:13
2
笺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M].
3
颜易生等.宋金元文学批评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4
王力.汉语诗律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5
(明)王嗣爽.杜臆[M]中华书局出版,1962.
6
(宋)魏庆之编王仲闻校勘诗人玉屑[M].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历代诗话续编》上册,第399页.
2
《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83年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23页.
3
《清诗话》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
4
《历代诗话续编》上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8页.
5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见《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35页.
6
《哭韦大夫之晋》,见《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993页.
7
《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郎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见《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11页.
8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见《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602页
9
《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4页.
10
王仲镛.《唐诗纪事校笺》,巴蜀书社,1992年版,第1538页.
共引文献
12
1
诸雨辰,胡韧奋.
清人“拗救”说再审视——以《全唐诗》15290首律诗为样本[J]
.中国诗歌研究,2019,0(1):228-239.
被引量:2
2
兰香梅.
杜甫“大拗”律诗的声律分析——兼谈杜甫拗律的归属[J]
.杜甫研究学刊,2004(3):57-62.
被引量:2
3
吴伟奇.
《红楼梦》近体诗的用韵——兼谈曹雪芹的诗学思想[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24(6):99-101.
4
朱俊卿.
构建和谐社会下农村父母教育观念之探索[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24(6):124-127.
被引量:1
5
王奎光.
方回的“吴体”诗论及其诗学批评意义[J]
.文学遗产,2008(4):78-87.
被引量:4
6
杨冰郁.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出格”在哪里——与李树喜先生商榷[J]
.学术界,2008(5):125-130.
7
陈静.
律诗声律模式的审美特征[J]
.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6,0(4):58-64.
8
黄谷甘,黄杰晟.
唐八十首五言律句式周遍统计与“拗救”[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1(4):67-72.
被引量:3
9
黄杰晟,黄谷甘.
五言诗联的矩阵聚类分析与“平平仄平仄”特拗而律[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32(3):11-16.
被引量:1
10
刘全发.
陈子昂近体诗格律论析[J]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3,35(3):11-15.
同被引文献
22
1
王奎光,李良.
从《瀛奎律髓》看方回的许浑批评[J]
.中国文学研究,2009(2):58-62.
被引量:3
2
查洪德.
关于方回诗论的“一祖三宗”说[J]
.文史哲,1999(1):71-77.
被引量:12
3
李仲祥.
方回论“格高”与“圆熟”[J]
.殷都学刊,1998,19(3):46-53.
被引量:10
4
贾文昭.
关于“清新”──读方回诗论札记之一[J]
.文艺理论研究,1998(6):92-95.
被引量:4
5
詹杭伦.
方回诗歌美学思想初探[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3(2):68-72.
被引量:4
6
许总.
论《瀛奎律髓》与江西诗派[J]
.学术月刊,1982,14(6):73-79.
被引量:7
7
詹杭伦.
周密《癸辛杂识》“方回”条考辨[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6(6):28-35.
被引量:2
8
高利华.
论方回的江西宗派学说及其对陈与义的评价[J]
.社会科学战线,2004(6):91-94.
被引量:3
9
王德明.
方回的诗歌语言艺术思想[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8-82.
被引量:2
10
李成文.
方回的诗统论[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10-11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邱光华.
20世纪以来方回诗学研究述评[J]
.中国诗歌研究,2014(1):277-295.
1
莫小米.
审美人生[J]
.新一代,2017,0(2):45-45.
2
彭磊.
浅谈《絸斋诗谈》中的创作格法[J]
.文学界(理论版),2012(10):36-37.
被引量:1
3
祝尚书.
文格论[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6(3):1-9.
被引量:2
4
任永刚.
试论“登览类”律诗的叠字和对仗——以方回《瀛奎律髓》选本为例[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5-6.
5
孙睿智.
论杜甫律诗创作的语言技巧[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4(2):42-43.
6
傅新营.
宋诗学独立的标志:邵雍与“格韵”说的提出[J]
.中华文化论坛,2015(2):9-15.
7
张伯伟.
元代诗学伪书考[J]
.文学遗产,1997(3):65-73.
被引量:22
8
周华诚.
不为什么 想做就做[J]
.时代青年(悦读),2011(2):30-30.
9
许连军.
论唐代格法理论的新变[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4):77-81.
10
温兆海,刘书慧.
“丁香”与“年青的神”——浅谈《雨巷》、《预言》的相似性[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19(6):8-10.
被引量:1
中国韵文学刊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