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同性恋”这一概念的使用,过去一直是比较模糊的。它可以指一个人的同性性行为,也可以指这个人是同性恋者。指称同性恋行为的词在古代的欧洲和中国都有。古代中国的“娈童”、“比顽童”、“孺”、“相公”、“象姑”、“兔子”,强调的是有男性同性性行为的人,而不是对男性同性恋者的表征。所谓“余桃、断袖、龙阳之癖”也是强调男性同性性行为。在古代和中世纪的西方,所用的词也是指同性性行为或有同性性行为的人。
出处
《性教育与生殖健康》
2007年第4期47-53,共7页
SEX Education and Reproductive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