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3-55,共3页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somatic Diseases
同被引文献13
-
1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研讨会综述[J].政法论坛,2000,18(5):156-159. 被引量:9
-
2张爱武,罗少芳.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研究[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0(1):20-23. 被引量:5
-
3周娜,李雅琴.论我国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之完善[J].医学与哲学,2005,26(09S):61-63. 被引量:8
-
4罗小年.中国精神病学中的一个文化偏见[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17(1):65-65. 被引量:1
-
5刘方,单民,沈宏伟.刑法适用疑难问题及定罪量刑标准通解.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
6对刑事鉴定结论的审查与处理.法律教育网.
-
7杨涛.正当程序视角下精神病鉴定体制的构建.法律教育网.
-
8张爱武.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研究.武汉大学法学院.2002年.
-
9郭华.鉴定结论论[M]{H}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
10朱富美.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M]{H}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
-
1姜楠.云南省启动综治维稳宣传月活动[J].长安,2009(4).
-
2徐迅雷.邱兴华所处的“陌生人社会”[J].人民公安,2006(17):7-7.
-
3武志红.杀戮九名无辜者:暴徒邱兴华的心路历程[J].健康必读,2006(10):22-23.
-
4王炎.从精神病鉴定的启动权谈刑事诉讼的目的[J].大江周刊(论坛),2012(4):127-127.
-
5马颖,段文明.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8,6(9):233-234.
-
6张法连,姚贝.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如何认定——从邱兴华案件谈起[J].中国律师,2008(4):62-63.
-
7刘建刚,丁向荣.罗尔斯“程序正义”理论及其对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以“邱兴华案”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8(2):41-42.
-
8李金娟.论精神病犯罪[J].甘肃农业,2004(6):75-75.
-
9高一飞.庭审直播利与弊[J].检察风云,2006(22):33-33.
-
10王晓.我主审的邱兴华杀人案[J].法律与生活,2006,0(22):42-4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