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72-74,共3页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somatic Diseases
参考文献3
-
1"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J].教育研究,2006,27(2):3-10. 被引量:237
-
2李亦菲.变革传统的学校教育 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7(2):48-52. 被引量:13
-
3岑仑,莫冬丽,潘宁敏,庞毓恩,黄桃.高校体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构思[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23(4):661-662.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张楚廷.论教学环境与课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8(1):98-105. 被引量:35
-
2薛彦华.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及作用[J].教育学术月刊,1999(2):37-40. 被引量:7
-
3石英,孙多金.略论教学环境[J].甘肃社会科学,1998(3):65-68. 被引量:1
-
4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1999..
-
5RJ斯腾伯格.成功智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
6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2002.
-
7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6,
-
8杨开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J].中国电化教育,2000(4):14-18. 被引量:133
-
9武法提.基于WEB的学习环境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0,21(4):33-38. 被引量:149
-
10王清,黄国华.多媒体学习环境的建构[J].中国远程教育,2001(4):50-51.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248
-
1林佳春.现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素质教育精神契合度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0(50):254-255.
-
2储冬叶,赵晶晶.军事人文教育体系中“大学语文”的价值目标——兼论何谓人文、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J].汉字文化,2021(S01):40-41.
-
3陈钊.儿童友好视角下的小学校园绿地空间景观设计研究——以沣西新城创新港小学为例[J].城市环境设计,2023(6):378-383.
-
4唐本文.普职协调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审视及发展路径[J].贵州社会科学,2024(4):105-110. 被引量:1
-
5任相会,曲兆良.大学应试教育分析[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9,16(4):22-23.
-
6涂宏斌,曹小艳.教育活动中的进化教育观[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3):18-26. 被引量:3
-
7战弋,孙伟,谢小萌.论高校素质、创新、创业教育的三位一体协调发展[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7(3):44-47. 被引量:6
-
8赵儒彬,王晓春.新课改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继承与批判——课堂教学设计初探[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6,24(4):17-20.
-
9桂香.素质教育·双语教学[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2):44-45. 被引量:4
-
10本刊编辑部.2006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教育研究,2007,28(3):3-16. 被引量:19
同被引文献7
-
1葛蓉,刘楣.从心理学视角看素质教育[J].中国林业教育,2004,22(4):20-21. 被引量:1
-
2贾宏,龙兴跃.大学生如何走出应试教育怪圈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版),2007(2):80-81. 被引量:2
-
3黄晗.大学“应试教育”的透析与思考[J].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08(9):234-235. 被引量:7
-
4王鉴.从“应试教育校园文化”到“素质教育文化校园”——论当前学校文化的特点与转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3):18-21. 被引量:14
-
5姚明.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0,20(4):74-75. 被引量:1
-
6楼益松,张兰欣.浅析高校素质教育中所面临的困难[J].高等农业教育,2001(10):33-36. 被引量:1
-
7王玉宝.大学校园里的应试现象探析[J].洛阳大学学报,2003,18(1):117-12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7
-
1林星星,陈超,石秀丽,刘燕,金雪雪.长三角地区市场对英语专业毕业生口译、TEM、BEC证书认可度调查与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8):212-213.
-
2徐芳.论“应试教育”的理性对待[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2(1):164-165.
-
3刘尧.蝴蝶效应:大学从“考研率”到应试教育[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5,4(3):43-47. 被引量:5
-
4刘君英,徐亦文,雷音.新形势下如何提升理工科考研率[J].知识经济,2016(18):171-172.
-
5林星星,陈超,石秀丽,刘燕,金雪雪.英语考证现象的调研与反思[J].海外英语,2011(5X):319-321. 被引量:1
-
6胡玉香.各类英语证书对大学生学习及就业之效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0(20):371-372.
-
7刘伟,胡志刚.对以综合考核推动高校素质教育改良的思考[J].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4(9):14-16.
-
1李丽华.小学德育课教学的优化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2):158-159.
-
2谢文.国旗与地理知识[J].初中生辅导,2005,0(7):61-63.
-
3胡光禄.中考政治易错试题解析[J].中考金刊,2006(2):49-50.
-
4朋朋.站在现实的大地上[J].师范教育,1993(4):35-35.
-
5刘赞.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思路[J].中小学管理,1993(6):46-47.
-
6邢华.论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J].中国农村教育,2007(4):41-42.
-
7林肯.第一次就职演说[J].语文新圃,2003,0(6):10-10.
-
8如何办理赴澳大利亚留学[J].出国与就业(出国专辑),1998(16):22-24.
-
9霍影.“保护神”[J].学语文(B版),2004(12):17-17.
-
10刘茂林.论法律的稳定性和变化性原则[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4(3):33-3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