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维特根斯坦的文化观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维特根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文化学家;他的哲学中的基本范畴如"世界图景"、"生活形式"、"家族相似"等既是哲学范畴,同时也是文化范畴。维特根斯坦的文化观的重要内容在于:在对"世界图景"的基础性的论述中包含着文化、特别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的思想;在对"生活形式"一致性的论述中包含着文化普遍性的思想;在对现代人和原始人区别的比较中包含着文化特殊性的思想。
作者 顾乃忠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9-85,共7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G.E. Moore, Proof of an External world, pp145 -146. In Moore; philosophical Papers, Allen and Unwin 1963.
  • 2[英]维特根斯坦著,张金言译.《论确实性》,载《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0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15、194、232、220、220、221、208-221、208-209、218、227、220-221、220、212、234、295页.
  • 3[美]M.K.穆尼茨著,吴牟人等译.《当代分析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394页.
  • 4[英]维特根斯坦著,涂纪亮译.《哲学研究》,载《维特根斯坦全集》第8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3、14、19、21、112、112、112、113、118、119、120、318、118、121、118页.
  • 5[美]摩尔根著,杨东莼等译.《古代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9-15、382页.
  • 6顾乃忠.论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上)——兼评孔汉思的“普遍伦理”和沟口雄三的“作为方法的中国学”[J].浙江社会科学,2002(5):122-131. 被引量:6
  • 7[意]维柯著,朱光潜译.《新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916段.
  • 8[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第148-155页.
  • 9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412-414页.
  • 10[英]维特根斯坦著,江怡译.《关于美学、心理学和宗教信仰的讲演与谈话(1938-1946)》,《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2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31、386-387页.

二级参考文献15

  • 1休谟 关文运译.《人性论》[M].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25页.
  • 2黑格尔.《历史哲学》[M].三联书店,1956年.第124页.
  • 3摩尔根 杨东莼译.《古代社会》[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1页.
  • 4[2][3][4][5] 维柯:《新科学》,第332、333、916、1096、915段。(维柯的《新科学》每一段都有段落标号,故无须注明版本和页码)
  • 5E.A.弗里曼:《比较政治学》,第31-32页。转引自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上册,第50页。
  • 6J.莫非:《原始人:他的主要问题》,第8-9页。转引自汤因比:《历史研究》上册,第50-51页。
  • 7[18] 马克思:《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06、407页。
  • 8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7页。
  • 9“新的人性”、“欧洲的人性”的提法见E.胡塞尔的《欧洲人性的危机与哲学》,载《胡塞尔全集》第6卷,荷兰海牙,M.尼基霍夫出版社1976年版,第332页。
  • 10精神上“亚洲”提法的依据是黑格尔的历史的“东方”起点论。黑格尔说:“世界历史从‘东方’到‘西方’,因为欧洲绝对地是历史的终点,亚洲是起点”,“历史是有一个决定的‘东方’,就是亚细亚”。(黑格尔:《历史哲学》第148页)

共引文献14

同被引文献11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