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鲁迅文学观的发生与日本文学经验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鲁迅留日时期弃医从文,开始思索以文学改造民族灵魂的问题,倡导并坚守为人生的启蒙主义文学观。这一文学观是在多重合力所形成的语境中发生的,制约性因素颇为复杂,其中耳濡目染所体认到的日本文学经验则极为重要。日本政治小说观经由梁启超使鲁迅逐渐消解了内心深处文学与科学间的紧张,相信文学能传播科学以作用于现代人生;夏目漱石的"余裕论"和厨川白村的文学理论在鲁迅那里形成一种结构性力量,规约着他对文学为人生之范围、程度问题的思考与言说,即不超越艺术底线而妄谈文学为人生。鲁迅反感"破理显实"的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以至于放逐了自然主义所置重的性爱描写,关注"人间苦",现实主义成为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同在的为人生的启蒙文学形式。
作者 方长安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4-139,共6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鲁迅.《呐喊·自序》[A]..《鲁迅全集》第1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15-416页.
  • 2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12页.
  • 3乐黛云编.《国处鲁迅研究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3、286页.
  • 4[日]增田涉.《鲁迅与日本》,刘献彪,林治广编.《鲁迅与中日文化交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2页.
  • 5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保定: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0页.
  • 6鲁迅.《现代日本小说集·附录》,《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16-222页.
  • 7[日]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4,78、83页.
  • 8鲁迅.《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68页.
  • 9[日]铃木修次.《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31-37页:
  • 10鲁迅.《<苦闷的象征>引言》.《鲁迅译文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北京第1版,第4页.

共引文献64

同被引文献31

  • 1加藤周一.日本文学史序说一下:日文版[M].筑摩书房,1989:184.
  • 2有岛武郎.生活与文学[C]//刘立善.日本白桦派和中国作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12.
  • 3滕井省三.鲁迅比较研究[M].陈福康,译.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7:166-179.
  • 4鲁迅.热风·随感录六十三·与幼小者[C]//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82.
  • 5鲁迅.热风·四十[C]//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41-42.
  • 6[日]钤木修次.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9:31-37.
  • 7西乡信纲等.日本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323-324..
  • 8鲁迅.三闲集·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 9周作人.《人的文学》[J].新青年,1918,5.
  • 10杨义,秦弓.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五四时期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41.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