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和谐人格——和谐教育的灵魂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和谐教育的思想由来已久。在当代,和谐的教育要靠和谐的人格作支点,和谐的人格需要竞争与诚信的和谐、独立与共处的和谐,承继与创新的和谐、共性与个性的和谐、科学与人文的和谐、智商与情商的和谐来塑造。
作者
孙芳
李菊英
机构地区
华北电力大学
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07年第12期6-9,共4页
Contemporary Youth Research
基金
华北电力大学校内基金项目资助(200511005)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教育
和谐人格
分类号
B825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4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李海青.
正义、共识与良序——和谐社会的人学解读[J]
.求实,2005(1):34-37.
被引量:2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0页.
二级参考文献
1
1
(美)博登海默(Bodenheimer,E.)著,邓正来,姬敬武.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华夏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
84
1
蒋建国,蒋长春.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民族精神重塑[J]
.探求,2005(5):7-13.
2
王乐夫,陈干全.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与社会性之异同析[J]
.中国行政管理,2002(6):12-15.
被引量:76
3
夏海.
革命导师关于建设和改革社会主义国家机关的思想[J]
.政治学研究,2001(1):14-18.
4
舒小昀.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家庭生产[J]
.史学月刊,2000(3):72-78.
被引量:3
5
孙中原.
墨家逻辑的现代研究——沈有鼎贡献的意义[J]
.中国文化研究,2001(3):36-41.
被引量:2
6
张梅琴.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与创新[J]
.理论探索,2000(5):6-9.
7
黄宝玖.
国家能力:涵义、特征与结构分析[J]
.政治学研究,2004(4):68-77.
被引量:57
8
陈国权,王勤.
论社会公正与政府的公共性[J]
.政治学研究,2004(4):95-99.
被引量:15
9
张贤明.
政治责任的逻辑与实现[J]
.政治学研究,2003(4):46-52.
被引量:54
10
王乐夫.
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J]
.政治学研究,2001(3):78-84.
被引量:94
同被引文献
12
1
杨建平.
论和谐社会与和谐人格[J]
.江海学刊,2005(6):48-51.
被引量:17
2
魏荣,黄志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人格的塑造[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4):64-68.
被引量:11
3
朱滨丹.
和谐人格论[J]
.学习与探索,2007(3):33-36.
被引量:4
4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39-440.
5
李建国.
和谐人格的培育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J]
.求实,2007(11):34-36.
被引量:1
6
刘天娥,赵娜.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和谐教育的作用[J]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60-63.
被引量:2
7
王义高.
和谐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核心思想解读[J]
.比较教育研究,2008,29(4):42-47.
被引量:11
8
傅松涛,张金川,王丽玮.
和谐社会中和谐人格的和谐教育[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5):1-10.
被引量:4
9
杨秀莲,薛中国.
和谐人格:和谐社会的吁求[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23(1):53-55.
被引量:4
10
何东亮.
和谐人格与和谐社会[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6-9.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石萍.
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浅议[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6):23-24.
2
曾淑娥.
幼儿园独生子女教师和谐人格的养成——基于苏霍姆林斯基“和谐人格”的启示[J]
.基础教育参考,2013,4(23):52-54.
3
黄小斌,何卫华.
和谐人格理论文献研究评述[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3):132-13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付海玲,王楠.
和谐视野中和谐人格的培育[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4):600-602.
1
张金虎.
哲学教育与构建和谐教育的关系[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7(8):4-5.
2
张其亮.
和谐教育与道教思想的内在统一[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28(2):23-25.
3
蔡宏振.
审美:语文教育的灵魂[J]
.教育科学论坛,2008(3):49-51.
被引量:1
4
郑志超.
勿以事小而不为——学校德育贵在拨人心弦[J]
.素质教育大参考,2008(11):30-33.
5
王欢.
重读孔子之“仁”[J]
.西安社会科学,2009,27(5):30-32.
被引量:1
6
张茜.
青少年人格不健全问题研究[J]
.科教导刊,2015(05Z):165-166.
被引量:1
7
刘建林.
高级的爱才是家庭教育的灵魂[J]
.吉林教育(教研),2009(8):93-93.
8
孙云晓.
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是和谐的教育[J]
.少年儿童研究,2005(11):31-32.
被引量:1
9
张春玲.
学习十七大报告 构建和谐幼儿教育[J]
.中国电力教育,2008(7):164-165.
10
高昕.
儒家教育思想的和谐理念[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10(3):51-53.
被引量:1
当代青年研究
2007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