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究竟选择何种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是构建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应该创新发展模式,在宏观上选择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模式,实现经济增长将由原来粗放式的数量增长方式向集约式的质量增长方式转变。
作者
胡伯项
张斌
机构地区
南昌大学思政部
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8-191,共4页
Marxism & Reality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发展模式
选择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65
1
托尼·安德烈阿尼,赵越.
中国融入世界市场是否意味着“中国模式”的必然终结?[J]
.国外理论动态,2008(5):67-75.
被引量:22
2
韦伟强.
中国模式的价值和理念——兼谈中国经验对未来中国发展的自我启示[J]
.长白学刊,2007(2):45-48.
被引量:10
3
丁寿亭,陈学平.
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及对策——对定西市建设小康社会实证分析[J]
.社科纵横,2004,19(4):5-7.
被引量:3
4
俞可平,庄俊举.
热话题与冷思考(三十四)——关于“北京共识”与中国发展模式的对话[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5):4-9.
被引量:49
5
王晔立.
甘肃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与对策分析[J]
.甘肃高师学报,2004,9(5):60-63.
被引量:1
6
吴增基.
论“中国模式”可持续的条件[J]
.理论探讨,2005(1):5-9.
被引量:12
7
沈云锁.
“中国模式”问题研究报告[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9):19-28.
被引量:38
8
蔡拓.
探索中的“中国模式”[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5):12-14.
被引量:25
9
庄俊举.
关于“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研究的若干思考[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5):24-28.
被引量:17
10
王珂癰.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论的历史演变[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1):109-11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郑云天.
国内外关于“中国模式”研究述评[J]
.社会主义研究,2009(4):76-81.
被引量:9
2
袁新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研究述评[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10):57-64.
被引量:1
3
维振.
近年来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综述[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0,12(4):60-65.
被引量:3
4
杨兴勇,窦维飞.
“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1(3):90-92.
5
林长伟,朱炜成,王晔立.
定西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9):22-23.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詹轶.
重新思考“中国模式”:国家究竟扮演着何种角色?[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4,16(1):56-60.
2
肖明华.
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的学术化存在之思[J]
.前沿,2010(17):181-184.
被引量:1
3
何磊.
全球化时代的资本霸权——大卫·哈维的新帝国主义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学理论,2011(2):34-35.
4
杨雄.
政府转型看“中国模式”:基于“目标指引式”发展道路的思考[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10(7):21-24.
5
杨静.
对“中国模式下”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J]
.商情,2011(46):27-28.
6
郑云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评析[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6):98-104.
被引量:6
7
闫恩虎.
中国模式的经济学思考[J]
.发展研究,2012,29(4):16-19.
被引量:2
8
王丹莉.
“中国模式”研究之新动向与再认识[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2):159-169.
被引量:4
9
葛勇义,蔡学英.
“中国模式”何以具有以及具有何种“普遍性”意义[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2):68-73.
10
詹轶.
重新思考“中国模式”——国家究竟扮演着何种角色?[J]
.社会学,2014(1):1-11.
1
杜福洲.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形态: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J]
.未来与发展,2006,27(5):20-23.
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