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羞辱性法律惩罚的博弈分析--以深圳福田区警方示众处理卖淫、嫖娼人员一案为研究样本 被引量: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深圳福田区警方对卖淫、嫖娼人员进行示众处理的行为属于羞辱性法律惩罚。根据"信号传递—合作"重复博弈模型的分析,羞辱性法律惩罚是一种信息沟通机制,通过传递非合作者的身份信息以便利惩罚与威慑,同时表明国家权力执行者的合作者身份、确保权力运作的合法性。但是,由于存在惩罚程度的模糊性与"次群体"中的反信号问题,羞辱性法律惩罚的功能无法充分发挥甚至会产生负作用,因此已在历史上逐步消亡并且在现代社会中也是不可取的。
作者 黄锫
出处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53,共8页 Law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杨鸿雁.中国古代耻辱刑考略[J].法学研究,2005,27(1):126-138. 被引量:31
  • 2周凯.《上海律师界热议“嫖娼人员示众”事件》.《中国青年报》,2006年12月16日.
  • 3[美]埃里克·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39页.
  • 4[美]格若赫姆·罗珀.《博弈论导引及其应用》.柯华庆,闫静怡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 5Cass Sunstein, Social Norms and Social Roles, 96 Columbia Law Review 903 (1996).

二级参考文献27

  • 1[意]贝卡里亚.《论犯罪和刑罚》[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 2陈必良.《刑种通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464页.
  • 3吴荣曾.《试论先秦刑罚规范中保留的氏族制残余》[A]..《先秦两汉史研究》[C].中华书局,1995年版..
  • 4沈家奉.《历代刑法考》[M].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17页.
  • 5.《辽史·刑法志》[M].,..
  • 6.《新元史·刑法志》[M].,..
  • 7.《清史稿·刑法志》[M].,..
  • 8成彪.《“国法”与“土法”,谁的尴尬》[N].《中国青年报》,2002年8月2日.
  • 9[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54,75页.
  • 10[法]罗伯斯庇尔.《革命法制和审判》之《关于死刑》[M].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71页.

共引文献3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