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人力资源强国——我国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历史路径、主要成就和战略思路
被引量:4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2008年第7期25-35,60,共12页
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共引文献156
-
1杨建国,陈其霆,聂华林.落后地区政府控制部门主要劳动力均衡配置[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28-32.
-
2陈晴晔,陈雅颖.试论我国经济体制变迁条件下的失业问题[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8(4):35-37.
-
3李实.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J].中国社会科学,1999(2):16-33. 被引量:396
-
4袁志刚,陆铭.对我国城镇失业率变动趋势的理论推断[J].天津社会科学,1998(5):56-61. 被引量:1
-
5赵文龙,阎世笙.社会转型时期人才流动的协调机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9(4):33-35.
-
6张力,孙鹏.城乡差距、社会分层与农民工流动问题[J].财贸研究,2013,24(6):36-45. 被引量:7
-
7先幼果.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劳动行为与制度创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1(3):30-32.
-
8钟菊英,刘勇.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构成、机理与战略选择[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5):17-20. 被引量:5
-
9刘勇,钟菊英.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形成结构与转移战略研究——兼“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辩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25(5):11-15. 被引量:6
-
10张广宇,杜书云.直接成本、机会成本与农民外出动力:理论分析和模型实证[J].中国农村经济,2005(1):33-39. 被引量:35
同被引文献14
-
1蔡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性源泉[J].宏观经济研究,2005(12):34-37. 被引量:45
-
2胡锦涛.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06-01-09.
-
3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1.
-
4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17.
-
5胡锦涛.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07-10-24.
-
6江泽民.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共促亚太地区发展繁荣[N].人民日报,2001-05-06(1).
-
7江泽民.加强合作,共同迎接新世纪的新挑战[N].人民日报,2001-10-22(1).
-
8沈漪文,孔寒冰.科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概念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5):10-15. 被引量:8
-
9刘福垣.完成从人力资源观向人力资本观的转变[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24(10):6-9. 被引量:10
-
10张力.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意义[N]中国教育报,2007(005).
二级引证文献26
-
1刘振宇,魏旭红.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基于结构视角的文献综述[J].区域经济评论,2013(3):130-136. 被引量:7
-
2李浩.内生性——“民工荒”成因的非结构性特点[J].经济问题探索,2010(4):118-121. 被引量:11
-
3胡金.我国新时期“民工荒”的原因探究与应对措施[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8):41-41. 被引量:2
-
4郭淑贞.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路径探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2):22-25. 被引量:5
-
5李中建.基于劳动力视角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现代经济探讨,2012(1):28-31. 被引量:7
-
6李浩.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趋势、动力机制及其内生化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6):97-100. 被引量:5
-
7吕春梅.民工荒问题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6):10-11.
-
8蔡珍美.“技工荒”研究文献综述[J].新余学院学报,2012,17(1):12-14. 被引量:1
-
9刘成玉,李玲玲.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新生代农民工的观念和行为调整[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3):299-303. 被引量:2
-
10王一然.“用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4):150-152. 被引量:6
-
1于雪红.加大教育投资提升人力资本[J].现代商业,2008(21):134-134. 被引量:1
-
2袁瑛.战略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价值[J].政工研究动态,2009(9):27-28.
-
3魏向前.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探析[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2(1):50-53.
-
4田萍.为就业者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安庆市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就业,2009(1):47-49. 被引量:1
-
5张媛,李朝林.安徽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5,30(1):35-40.
-
6董克用.《战略性激励: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要》评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2(9):53-53.
-
7刘锐,秦向东.纽约产业发展的历史路径对上海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123-1124. 被引量:6
-
8伍旭川,汪守宏.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历史路径[J].银行家,2005(7):94-95. 被引量:5
-
9周国兴,小彦.丹阳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巡礼[J].中国人才,2009(1):42-43.
-
10朱永芳.激励:开发学校人力资源的有效策略[J].江海纵横,2008(3):4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