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近代民族地区宗教与城镇经济的互动发展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宗教对于近代民族地区市场体系的发展与城镇的形成具有自发动力。由于民族地区宗教信仰的广泛存在,寺庙等宗教场所具有较为强大的感召力,作为各族民众朝圣的中心,其通过人口与消费的集中,进而形成集聚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寺庙附近的各级市场发育。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基础较好的中心市场会优先发育成城镇,同时宗教也从城镇市场的发展中获得更大的物质支撑而延续传播。
作者 陈炜 黄达远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4,共6页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3

  • 1青海社会科学院.塔尔寺概况[Z].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 2民族知识手册[Z].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
  • 3许亚非,等.民族宗教经济透视[A].云南少数民族历史调查资料汇编[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 4明驼.卓尼之过去与未来.边政公论,1941,(2).
  • 5李安宅.拉卜楞寺概况.边政公论,1941,(2).
  • 6黎小苏.《青海之经济概况》[J].《新亚细亚月刊》,1934,8(2).
  • 7袁应麟.塔尔寺巡礼[M].兰州:甘肃古籍出版社.1990.
  • 8陈圣哲.拉卜楞寺经济.甘肃贸易,1943,(2).
  • 9唐茑.拉卜楞番民的经济生活[M].兰州:甘肃古籍出版社,1990.
  • 10宋恩常.云南少数民族研究文集[A].况浩林.中国近代少数民族经济史稿[C].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

共引文献38

同被引文献46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