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近代民族地区宗教与城镇经济的互动发展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宗教对于近代民族地区市场体系的发展与城镇的形成具有自发动力。由于民族地区宗教信仰的广泛存在,寺庙等宗教场所具有较为强大的感召力,作为各族民众朝圣的中心,其通过人口与消费的集中,进而形成集聚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寺庙附近的各级市场发育。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基础较好的中心市场会优先发育成城镇,同时宗教也从城镇市场的发展中获得更大的物质支撑而延续传播。
作者
陈炜
黄达远
机构地区
桂林工学院旅游学院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4,共6页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近代
民族地区
宗教
城镇
分类号
B91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23
1
青海社会科学院.塔尔寺概况[Z].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2
民族知识手册[Z].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
3
许亚非,等.民族宗教经济透视[A].云南少数民族历史调查资料汇编[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4
明驼.卓尼之过去与未来.边政公论,1941,(2).
5
李安宅.拉卜楞寺概况.边政公论,1941,(2).
6
黎小苏.《青海之经济概况》[J].《新亚细亚月刊》,1934,8(2).
7
袁应麟.塔尔寺巡礼[M].兰州:甘肃古籍出版社.1990.
8
陈圣哲.拉卜楞寺经济.甘肃贸易,1943,(2).
9
唐茑.拉卜楞番民的经济生活[M].兰州:甘肃古籍出版社,1990.
10
宋恩常.云南少数民族研究文集[A].况浩林.中国近代少数民族经济史稿[C].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
共引文献
38
1
绒巴扎西.
藏族寺院经济发生发展的内在缘由[J]
.民族研究,1993(4):34-40.
被引量:8
2
况浩林.
近代藏族地区的寺庙经济[J]
.中国社会科学,1990(3):133-153.
被引量:7
3
申新泰.
从原西藏地方政府两件历史档案看西藏的债务问题[J]
.中国藏学,1989(2):29-42.
4
黄正林.
近代甘宁青农村市场研究[J]
.近代史研究,2004(4):123-156.
被引量:34
5
王川.
西藏昌都地区近现代经济发展缓慢原因试析[J]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2):98-107.
被引量:1
6
宋守荣,房灵敏.
论西藏人民政治参与的历史进程[J]
.青海民族研究,2006,17(4):119-124.
被引量:1
7
黄达远,牟成娟.
近代安多藏区寺院型城镇成因与特征初探[J]
.宗教学研究,2007(4):132-135.
被引量:8
8
马平.
中国回族穆斯林的社会网络结构[J]
.回族研究,2008(1):5-10.
被引量:8
9
胡秉之.
从西藏民歌看封建农奴制度[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8-13.
10
申新泰.
原西藏地方政府时代有关寺庙问题的两个藏文历史档案资料[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20-31.
同被引文献
46
1
邢谷锐,徐逸伦,郑颖.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类型与特征[J]
.经济地理,2007,27(6):932-935.
被引量:102
2
窦开龙.
神圣帷幕的跌落:民族旅游与民族宗教文化的世俗化变迁——以甘南拉卜楞为个案[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6):102-105.
被引量:9
3
桑吉才让.
甘南藏族民居建筑述略[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78-83.
被引量:16
4
东噶仓.才让加.
藏族寺院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兼析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的问题[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46-54.
被引量:6
5
丹珠昂奔.
藏区寺院的社会功能及其改造[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9(6):39-43.
被引量:8
6
柏景,陈珊,黄晓.
甘、青、川、滇藏区藏传佛教寺院分布及建筑群布局特征的变异与发展[J]
.建筑学报,2009(S1):38-43.
被引量:13
7
刘名俭,黄猛.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体系构建研究——以长江三峡为例[J]
.经济地理,2005,25(4):581-584.
被引量:44
8
谢婷,钟林生,陈田,袁弘.
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2006,25(5):120-130.
被引量:45
9
方远平,毕斗斗.
国内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研究述评[J]
.当代经济管理,2007,29(4):13-17.
被引量:9
10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引证文献
3
1
邢莉,赵月梅.
清代草原城镇文化圈的构建与蒙汉商贸文化的特征[J]
.青海民族研究,2020,31(1):125-130.
被引量:2
2
王录仓,李巍.
旅游影响下的城镇空间转向——以甘南州郎木寺为例[J]
.旅游学刊,2013,28(12):34-45.
被引量:16
3
曾昭君,麦贤敏.
川西北地区小城镇空间演变特征分析——以道孚鲜水镇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8,33(5):47-5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王雪芹,戚伟,刘盛和.
中国小城镇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因素[J]
.地理研究,2020,0(2):319-336.
被引量:38
2
曹飞.
旅游地产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促进机制研究[J]
.当代经济管理,2015,37(10):61-64.
被引量:4
3
徐小波,吴必虎,刘滨谊.
旅游历史街区状态评判及其空间解读——以扬州“双东”为例[J]
.城市问题,2016(2):49-58.
被引量:5
4
高艳,赵振斌.
宗教旅游地多群体感知空间结构——基于地方理论的解析[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6,43(2):211-219.
被引量:8
5
徐小波,吴必虎,刘滨谊,陈钢华.
基于从业者的旅游历史街区商业空间发展特征及机理——扬州“双东”案例[J]
.地理学报,2016,71(12):2212-2232.
被引量:30
6
文彤,苏晓波.
关系与制度:地方嵌入中的旅游小企业[J]
.旅游学刊,2017,32(10):39-46.
被引量:23
7
罗赟敏,先巴,唐仲霞.
近十年国内宗教旅游研究综述[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34(6):850-854.
被引量:3
8
赵雪雁,李巍.
中国地理学中的甘南研究[J]
.地理研究,2019,38(4):743-759.
被引量:14
9
李益长.
乡村振兴语境下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续构与生成——以畲族小说歌为例[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7(5):109-115.
被引量:5
10
李巍,杨富银,李东泽.
文化景观视角下高寒民族地区风景区规划研究——以郎木寺风景区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0):102-108.
被引量:2
1
明海法师.
戒律的艺术(一)[J]
.佛教文化,2016,0(1):79-80.
2
郭莲纯.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制度创新[J]
.中外企业家,2014(4):236-237.
被引量:1
3
张桂芳.
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J]
.党政干部学刊,2003(4):15-16.
4
许美玲.
马克思交往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1):9-12.
被引量:3
5
任建明.
多措并举治理干部“玩乐风”[J]
.人民论坛,2009(12):42-43.
6
任国征.
不生气的秘诀[J]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15,0(2):22-22.
7
胡康平.
培育"幸福"[J]
.现代领导,2012(1):46-46.
8
史慧颖,赵玉芳,张庆林.
西部各族民众社会焦点问题解决的期望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2):81-83.
9
阿敏.
廖英敏:对当前房地产形势的认识和几点建议[J]
.新西部,2005(5):67-67.
10
杨伟涛.
伦理和道德的辨证考略——基于黑格尔精神资源的探究[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9(3):1-7.
被引量:4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