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与多元视角:澳大利亚华裔作家布赖恩·卡斯特罗(高博文)访谈
被引量:5
出处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3-167,共5页
Contemporary Foreign Literature
同被引文献35
-
1王光林.摆脱“身份”关注社会——华裔澳大利亚作家布赖恩·卡斯特罗访谈录[J].译林,2004(4):208-212. 被引量:13
-
2陈宝柱.布赖恩·卡斯特《上海之舞》的多样性解读[J].长城,2011(6):72-73. 被引量:1
-
3王光林.“异位移植”——论华裔澳大利亚作家布赖恩·卡斯特罗的思想与创作[J].当代外国文学,2005,26(2):56-63. 被引量:13
-
4程党根.游牧[J].外国文学,2005(3):74-80. 被引量:12
-
5丛娟.后现代主义文学基本特征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5(6):87-89. 被引量:2
-
6刘文.异质性:克里斯蒂娃的符号系统和言说主体[J].哲学动态,2005(7):33-38. 被引量:6
-
7王腊宝,赵红梅.“流亡者归来”——评欧阳昱小说《东坡纪事》中的反家园意识[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8(6):78-82. 被引量:6
-
8马丽莉.身份与创造力:解读布来恩·卡斯特的《中国之后》[J].外国文学研究,2006,28(4):97-102. 被引量:2
-
9孙秀丽.解析符号学批判——克里斯蒂娃研究之一[J].外语学刊,2006(5):25-28. 被引量:12
-
10于海,李汝成.记忆与虚构——布赖恩·卡斯特罗的《上海之舞》[J].外国文学动态,2007(2):22-23.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8
-
1颜静兰,吕淑珍.危机与创伤——精神分析视域下的《上海舞》解读[J].外国语言文学,2020(4):396-408.
-
2颜静兰,刘晓宇.为了忘却的纪念——巴赫金狂欢诗学理论视域下的《上海舞》[J].澳大利亚研究,2018(2):113-129.
-
3张丽丽.永远的他者——评欧阳昱的跨国书写与双边接受[J].华文文学,2015,0(5):46-51.
-
4孙琼.论《上海舞》的叙事策略[J].蚌埠学院学报,2016,5(5):72-75.
-
5施云波,朱江.极端民族主义之殇与人性之爱的救赎——对《奥之细道》的福柯式解读[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6(4):145-151. 被引量:2
-
6施云波.从电影《单手掌声》看二战后东南欧移民的飞散之痛[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5(1):57-60.
-
7陈贝贝.双语的错乱——论欧阳昱小说《英语班》的移民困境[J].华文文学,2017,0(2):52-57.
-
8杨爱胜.后殖民语境下《上海舞》中人物身份的构建[J].作家,2014,0(11X):65-66. 被引量:2
-
1施云波,朱江.布赖恩·卡斯特罗:脱域的游牧舞者[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5(3):145-149. 被引量:5
-
2许光华.司汤达书信选译[J].文艺理论研究,1986(1):84-90. 被引量:3
-
3刘秀英.迟来的“蜜月”[J].新天地,2004,0(2):36-36.
-
4小庙菊.名分是追悼会上才用的[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3(7):73-73.
-
5轶南.表姐[J].山东文学,2001,0(10):61-61.
-
6神奇的巧合[J].科学咨询,2016,0(52):8-8.
-
7于海,李汝成.记忆与虚构——布赖恩·卡斯特罗的《上海之舞》[J].外国文学动态,2007(2):22-23. 被引量:7
-
8王光林.摆脱“身份”关注社会——华裔澳大利亚作家布赖恩·卡斯特罗访谈录[J].译林,2004(4):208-212. 被引量:13
-
9王光林.“异位移植”——论华裔澳大利亚作家布赖恩·卡斯特罗的思想与创作[J].当代外国文学,2005,26(2):56-63. 被引量:13
-
10詹春娟.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论《漂泊者》的复调艺术特色[J].当代外国文学,2007,28(1):59-65.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