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马克思的跨越理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马克思把俄国"农村公社"这一独特的土地所有制结构作为其设想的起点,得出俄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恩格斯把这一设想扩大到其他类似的国家,指出落后国家也有可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实现跨越;列宁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在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国胜利论,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结论。在一国胜利论指导下的中俄等国通过第二种途径进入社会主义已经成为现实,这一方面避免了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极端不幸,但这种先天不足的弊端又给我们出了一道历史性难题,如何建设现实社会主义?通过实践的反复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给这道历史难题下了最好的注脚。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5,共5页 Jiang-huai Tribu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637,130,450,435,451,435,441,441,441,131.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6-167.
  • 3列宁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456.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 5[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1.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6.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502.
  • 8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4.
  • 9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466.
  • 1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42、77-78.

共引文献883

同被引文献5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