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北宋入蜀文人群体述论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北宋入蜀文人群体不仅反映了北宋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社会风貌和特征,也体现了他们和巴蜀地域的密切关系。北宋文人以官员身份入蜀,在政治上富有较大的影响力,而且在文化上也具有较高的修养。巴蜀地域文化的特质,影响着他们的文学创作,形成其文学风格的多样性特征。
作者
伍联群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9-182,共4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关键词
北宋
入蜀文人
巴蜀地域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1
黄宗羲.《宋元学案》卷六《士刘诸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66-267页.
2
黄宗羲,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3
乐史.《太平寰宇记》,《剑南西道》,四库全书本.
4
常璩撰.《华阳国志》卷三《蜀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
5
魏徵等编.《隋书》卷二十九《地理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6
扈仲荣等编.《成都文类》晋左思《蜀都赋》,四库全书本.
7
韦昭注.《国语》卷五《鲁语下》,四库全书本.
8
高诱注.《淮南鸿烈解》卷四《坠形训》,四库全书本.
9
张泳.《张乖崖集》卷三,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7页.
10
李复撰.《滴水集》卷十四,四库全书本.
共引文献
11
1
房秀丽,朱祥龙.
朱子陆王应如何会通?——由清初思想家李二曲引发的对朱陆之辨的再思考[J]
.孔子研究,2009(4):72-77.
2
王玉,付嘉豪.
论李之仪的政治倾向[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1(4):13-15.
3
王红霞.
论早期儒学发展的两个向度——从子夏、曾子思想差异说起[J]
.孔子研究,2011(6):96-105.
被引量:4
4
潘立勇,陆庆祥.
宋代美学的休闲旨趣与境界[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3(3):144-154.
被引量:13
5
汪高鑫.
中国古代史学的思维特征[J]
.求是学刊,2014,41(5):201-214.
被引量:2
6
刘芳.
宋代各《诗》说学派对朱熹《诗》学的影响[J]
.北方文学(中),2015,0(4):93-93.
7
李博.
忽必烈时期元上都纪行诗发展的动因[J]
.前沿,2015(5):153-156.
8
周一骑,李英.
“体贴天理”与具身认知[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12-117.
被引量:3
9
许家星.
程门学派对朱子学的挑战及与王学之遥契——以黎立武的《大学》诠释为中心[J]
.哲学研究,2015(8):32-39.
被引量:1
10
李可心.
由心的出入问题反思张栻之学的式微[J]
.中国哲学史,2016(3):86-9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
1
何蓓.
陶渊明诗歌的生命主题及哲学思考[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5):87-92.
被引量:4
2
伍联群.
论北宋理学家李复的文学观[J]
.求索,2007(10):180-182.
被引量:1
3
赵鲲.
顾随的陶渊明论[J]
.泰山学院学报,2011,33(1):69-76.
被引量:1
4
李亚丽,霍有明.
北宋名儒李复及其文学观研究[J]
.齐鲁学刊,2019(3):117-123.
被引量:1
5
李东峰.
李复年谱[J]
.儒藏论坛,2010(1):250-27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于友,刘越峰.
论北宋李复对陶渊明诗歌的接受[J]
.泰山学院学报,2024,46(3):90-96.
1
梁基鹏.
唐代入蜀诗文研究论略[J]
.青年文学家,2015,0(6X):56-56.
被引量:1
2
邓伟.
时空视野下的互动显现——试论沙汀的巴蜀地域文化资源[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18(1):38-42.
被引量:1
3
李毅.
巴蜀地域文化引入古代文学教学研究[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10):278-278.
4
邓伟.
艾芜与巴蜀地域文化略论[J]
.宜宾学院学报,2002,2(3):59-62.
被引量:2
5
彭敏.
论巴蜀地域对杜甫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23):28-29.
被引量:3
6
伍联群.
简论张咏在蜀中的诗歌创作[J]
.菏泽学院学报,2009,31(4):21-26.
7
谢丽.
艾芜小说与巴蜀地域文化[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0(3):12-13.
8
罗超华.
孙应时蜀中诗论[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29(4):68-71.
被引量:1
9
梁琨.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多样性[J]
.青年与社会,2014(2):353-353.
10
伍联群.
论唐代入蜀文人与巴蜀佛寺之关系——以唐代梓州慧义寺相关诗文为例[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4(10):97-102.
被引量:2
社会科学辑刊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