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刑事技术》
2008年第1期49-50,共2页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参考文献5
-
1[1]公安部.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性能鉴定工作规定[Z].2001.
-
2[2]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Z].2001.
-
3[3]李德仲,李国安.枪弹痕迹检验技术[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5:32.
-
4[4]刘长清.痕迹检验学教程[M].中国刑警学院出版社,1993:261.
-
5[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Z].2001.
-
1李刚.杀伤力鉴定三要素[J].刑事技术,2003,28(2):50-50. 被引量:2
-
2许志刚.下基层锻炼:培养跨世纪人才[J].人民公安,1995(9):34-34.
-
3李如响,唐永,薛兴义,黄丹峰,陈浩.1例“涉枪”事件的现场重建[J].刑事技术,2010,35(6):9-9.
-
4刘献凯,付磊,周学文.一起特殊自制火药枪的检验[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7):133-133.
-
5姚云海.英雄今含笑[J].人民公安,2011(7):36-37.
-
6钱其钢.对自制枪支检验鉴定标准的几点思考[J].刑事技术,2007,32(5):38-39.
-
7杨郁娟.论涉枪犯罪的特点[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2):39-41. 被引量:4
-
8张欣悦.人民铁道的忠诚卫士[J].当代工人(C版),2014,0(9):18-18.
-
9于广有.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队伍素质[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1998,23(2):58-59.
-
10白阳,邹伟.全国铁路公安机关开展打击倒票专项行动[J].法制与经济,2014,23(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