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创造型人才的个性特点及其发展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揭示了创造型人才的个性与一般意义上的个性的不同,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创造型人才个性的特点进行了全面论述,同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最后系统地阐述了创造型人才个性的发展。
作者
饶慧
王仲玥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出版社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高等理科教育》
2008年第1期25-27,共3页
Higher Education of Sciences
关键词
创造型人才
个性
特点
分类号
C961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2
1
Eisenberg, Cameron. 1996 Eiserbergert [M] . Ameli&Pretz, 1998. 119.
2
[美]A·J·斯塔科.创造能力教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61.
同被引文献
15
1
曹文泉.
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新阶段的教学改革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2005,26(10):63-65.
被引量:20
2
刘宗安.
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6,22(1):14-16.
被引量:24
3
顾秉林.
秉承实践教育传统 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提高学生全面素质[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1):1-7.
被引量:80
4
王擎.
多维互动式:研究生金融双语教学模式探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7):55-58.
被引量:26
5
姜雪凤.
内隐知识理论与成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成人教育,2007,27(1):37-38.
被引量:2
6
颜醒华.
互动教学改革创新的理论思考[J]
.高等理科教育,2007(1):21-24.
被引量:68
7
田建国.
高校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7(18):13-15.
被引量:18
8
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求是,2007(21):3-22.
被引量:539
9
吕浩雪,李联明,陈晨.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方法改革[J]
.高等理科教育,2008(1):80-82.
被引量:23
10
张泽生,任改莲.
在高等教育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学习与实践[J]
.中国轻工教育,2008,11(1):41-4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李薇,王磊.
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
.高等理科教育,2009(2):56-60.
被引量:13
2
周国平,刘跃进,潘浪胜.
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高等理科教育,2009(4):121-12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邓亚利,霍理坚,熊平,林雅铃,高永峰.
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训的拟企业化管理模式[J]
.药学教育,2010,26(2):59-62.
被引量:8
2
张明君,梅彦平,崔杏利,王鲁云.
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下工科类专业人才的培养[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0(9):119-121.
被引量:3
3
张家爱,许薇,谢艳新,张良友.
新形式下陀螺式数据库专业课程群的建设与探讨[J]
.煤炭技术,2010,29(11):245-246.
被引量:2
4
刘容,宗宝,黄广君,付晶晶.
“螺旋上升式”在高职《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大观周刊,2012(14):166-167.
被引量:1
5
叶爱英.
螺旋式教学法在《Flash动画制作》的探索与实践[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12(7):70-72.
6
朱玲,胡志军,阿有梅,高珊珊,张振中.
“双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在培养药学复合型人才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662-664.
被引量:6
7
陶阿丽,刘金旗,张国升,曹殿洁,冯学花.
“卓越制药工程师”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21):76-77.
被引量:2
8
李亚辉,王文娟,宋珊珊,朱晔荣,陈晨,白艳玲,赵念席.
研究生实验教学实习的收获与体会[J]
.实验室科学,2015,18(2):214-216.
被引量:1
9
胡颖,郭涛,傅璟,姚强,邢爱耘,许良智.
“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生殖内分泌专业教学中的研究进展[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6,12(6):735-738.
被引量:6
10
许薇.
数据库课程群的建设与教学改革[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0(7):233-233.
被引量:2
1
惠芳.
尊重人才个性,促进自主创新[J]
.人才资源开发,2008(1):36-38.
2
王军.
教育要善于给学生松绑[J]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09(12):8-8.
3
武寿春.
论高校人际关系的协调[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5(4):79-81.
被引量:1
4
张笛梅.
办出高校特色 发展人才个性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综述[J]
.中国高教研究,2005(1):17-22.
被引量:17
5
刘宇杰.
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模式[J]
.经营与管理,2014(2):153-155.
被引量:1
6
董翔英.
知识创新与人才个性——兼谈计算机教育中的创造性人才培养[J]
.高等理科教育,2003(1):84-87.
被引量:7
7
杨云,虞振武.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以武汉科技大学”挑战杯”赛事为例[J]
.科技创业月刊,2016,29(21):43-45.
被引量:1
8
胡银根.
论大学的宽容[J]
.现代大学教育,2001(5):45-49.
被引量:9
9
周阳生.
浅议人才的个性及其科学组合[J]
.学习与实践,1985(10):47-48.
10
朱庆和.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办好文学社的思考与实践[J]
.教学研究,2005,28(3):266-269.
高等理科教育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