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新民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计算了新民市近5年的生态足迹,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新民市生态足迹需求逐年增加,生态足迹供给基本维持稳定,生态赤字不断增加。说明新民市生态足迹已超过了当地生态承载能力,区域经济社会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因此,需要改变新民不合理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消费方式。
作者
李贺
林琳
王绍斌
机构地区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4期196-197,200,共3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赤字
生态承载力
辽宁新民
分类号
F061.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3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张志强,孙成权,程国栋,牛文元.
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趋向[J]
.地球科学进展,1999,14(6):589-595.
被引量:192
2
[2]CHKISTIAN A C,HOLMBEKG J.LINDGREN K.Socio-ecological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ility[J].Ecological Economics,1996,18(1):89-112.
3
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
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J]
.生态学报,2001,21(9):1484-1493.
被引量:433
4
[4]WACKERNAGEL M,ONISTO L.BELLO P.et al.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J].Ecol.Econ.,1999(29):375-390.
5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
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
.地理学报,2000,55(5):607-616.
被引量:833
6
[6]陶在朴.生态足迹与生态包袱[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张志强.
地球科学整体性研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
.科技导报,1995,13(7):10-13.
被引量:4
2
黄秉维.
论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Ⅰ)[J]
.地理学报,1996,51(4):350-354.
被引量:120
3
黄秉维,陈传康.
区域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陆地系统科学[J]
.地理学报,1996,51(5):445-453.
被引量:41
4
张志强.
地球科学发展的新走向[J]
.自然杂志,1996,18(3):168-176.
被引量:4
5
国家科委 国家计季.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M].北京:-,1997..
6
国家科季 国家计季.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中、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4..
7
Potomac 李宝恒译.增长的极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8
秦耀辰,陈世敏,王喜,卢向前,李志刚.
区域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
.地理译报,1997,16(1):15-23.
被引量:21
9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1999年
10
肖自力,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1998年
共引文献
1237
1
蒋小芳,段翰晨,廖杰,宋翔,薛娴.
基于多模型的黑河中游甘临高地区土地利用情景模拟[J]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9):178-188.
被引量:7
2
吴景辉,张戈,王耕.
能源富集区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0,43(1):187-193.
被引量:5
3
李中锋,高婕,钟毅.
西藏草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37(4):9-19.
被引量:9
4
刘科伟,刘玉亭,张贵凯.
关于区域发展目标问题的探讨[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5):541-544.
被引量:3
5
卢旭,刘邵权.
都江堰市生态足迹与生态经济持续性评价[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6):143-147.
被引量:1
6
刘宇辉.
中国省级区域经济生产的资源需求——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分析[J]
.经济地理,2006,26(S1):293-297.
被引量:7
7
谭绍泉,黄芳.
地球物理与可持续发展[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5,18(z1):25-28.
8
华红莲,肖海平,谢武生.
生态足迹分析法研究评述[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17(z1):74-76.
被引量:6
9
李红,张凤荣,孙丹峰,周连第.
北京西部山区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可持续性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207-211.
被引量:11
10
胡习邦,沈波.
重庆市2005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10):155-158.
被引量:4
1
王江波,谢国正,田靖.
辽宁新民:筑巢引凤天地宽[J]
.农村工作通讯,2007(11):55-55.
2
房尚文.
基于生态足迹的广东消费模式选择[J]
.中国经贸导刊,2014(7Z):7-8.
3
孙续功.
倡导文明、健康、合理的生活消费方式[J]
.前进,2009(3):35-36.
4
孔静芬.
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
.新长征,2009(6):26-27.
5
"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当前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J]
.珠江经济,1997(5):16-18.
6
刘妍.
通过宏观调控维持我国经济稳定[J]
.商场现代化,2016(26):253-254.
7
程展.
易纲:控制通胀是中国经济首要任务[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2(11):82-82.
8
赵晓.
2004:如何持续演绎增长风暴?[J]
.证券导刊,2004,0(1):13-14.
9
孙晓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进及其影响[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6):9-12.
被引量:4
10
厉有为 冲出思想“围剿”的勇士[J]
.环球人物,2008(24):22-22.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