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孔子中庸之道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孔子哲学甚至整个中国古代哲学中均未形成如西方哲学般严密论述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但孔子思想中确实蕴含着深邃的辩证精神——这集中体现于中庸。其内蕴分为思想方法和思想境界。作为华夏文明的思想基质,它对于民族文化具有深远影响。
作者 戴劲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8年第2期28-30,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52

  • 1杨涯人.先秦中庸源流考[J].中国哲学史,1998(4):54-60. 被引量:2
  • 2张文.“和”──儒学的最高境界[J].中国哲学史,1997(4):8-12. 被引量:29
  • 3寺田隆信著 张正明等译.《山西商人研究》[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 4虞和平编.《经元善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 5罗光.论中庸[J].哲学与文化,1988,(2).
  • 6公刘.论"中庸"与"非中庸"[J].新华文摘,1988,(2).
  • 7杜为.《中庸本义提要》[J].孔孟月刊,1986,24(10).
  • 8冯友兰.1940,《新世训》,上海:开明书店
  • 9葛荣晋.《儒家“中庸概念”的历史演变》[J].哲学与文化,1991,18(9).
  • 10杭之.《韦伯理论、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的纠纷》[J].当代,1988,(23).

共引文献266

同被引文献24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