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歌诗”、“声诗”辨——与赵敏俐等先生榷谈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古人同时使用了"歌诗"和"声诗",但是它们却有着不同的内涵。歌诗仅用肉声,不包含乐器之声,只有声诗才包含了乐与容二者之声。赵敏俐等先生却混淆了"包含"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又扩大了任半塘先生关于"声诗"的时间上的限制,未免有失谨严。
作者
王军明
任淑红
机构地区
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徐州空军学院政理教研室
出处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81-83,共3页
Journal of Xuzhou Education College
关键词
声诗
歌诗
入乐入舞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清)沈德潜.古诗源[M]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
2
(宋)郑樵.通志[M]中华书局,1987.
同被引文献
10
1
余恕诚.
李清照《词论》中的“乐府”、“声诗”诠解[J]
.文学遗产,2008(3):63-68.
被引量:8
2
吴相洲.
论唐代诗人之歌[J]
.文学遗产,2010(4):25-33.
被引量:5
3
李定广.
“声诗”概念与李清照《词论》“乐府声诗并著”之解读[J]
.文学遗产,2011(1):73-78.
被引量:7
4
吴相洲.
论王维乐府诗的文献留存和音乐形态[J]
.文学遗产,2011(6):25-32.
被引量:16
5
杨晓霭.
“乐府声诗并著”“正解”商榷[J]
.中国音乐学,2013(1):76-85.
被引量:1
6
王娟.
“歌”、“谣”、“诵”小考[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0(4):104-112.
被引量:10
7
方胜.
论唐人对自己诗作的修改[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1):62-67.
被引量:2
8
刘彦青,张新科.
仪式向文本的过渡--春秋赋诗的诗学传播价值[J]
.文艺理论研究,2018(1):80-88.
被引量:5
9
张之为.
中唐诗乐关系及其社会功能的理论重构——以《箧中集》《新乐府》诗论转变为中心[J]
.文学遗产,2018,0(2):44-52.
被引量:3
10
钱志熙.
“百年歌自苦”——论杜甫诗歌创作中“歌”的意识[J]
.中国文化研究,2004(1):61-73.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2
1
王新荷.
唐代“声诗”与“歌诗”概念诠解[J]
.人文杂志,2018,0(4):78-84.
2
潘伟利.
唐代“歌诗”与“吟诗”之辨[J]
.乐府学,2019(2):293-31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潘伟利.
声情并茂与弦外之音:“声”与“音”之辨[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0,39(1):37-43.
1
李芬兰.
读宋诗辨昭君、玉环之宋代际遇[J]
.皖西学院学报,2015,31(1):89-91.
2
冉祥谦.
鲁迅小说常用修辞方法[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8(6):94-96.
被引量:1
3
岳洪治.
也如星光闪耀——记老编辑王笠耘先生[J]
.中国编辑,2008(3):81-83.
4
李正辉.
顾颉刚《诗》学研究考论[J]
.晋图学刊,2015(6):60-63.
5
单世联.
西方美学史上对艺术的三次攻击[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88-98.
6
刘晓林.
王维“以佛入诗”辨[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17(5):63-68.
被引量:9
7
刘旭青.
《古诗十九首》为“歌诗”辨[J]
.中国韵文学刊,2005,19(4):10-13.
被引量:7
8
黄庚.
简述《沧浪诗话》的评诗方法[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6(4):134-135.
9
孟开元.
《沧浪诗话》:“诗辨”与“辨体”[J]
.青年文学家,2016,0(5Z):59-59.
10
毛振华.
春秋时期“歌诗”、“诵诗”、“赋诗”辨微[J]
.兰州学刊,2006(11):87-89.
被引量:1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