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霍译本与杨译本的宏观比较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宏观层面对杨译本与霍译本进行了再比较。就翻译的目的来看,杨宪益与霍克思都有充分再现原著不朽的文化艺术价值、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意向,因此他们在译文中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内容,传达原文的文化意象。可就其现实的读者群而言,霍译的理想与现实更接近。总的说来,任何一部译作都是时代的产物,没有读者的译作就不成其为作品。杨译本与霍译本的存在就意味着原文的重生,意味着译者的成功。
作者 曾冬梅
出处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37-138,共2页 Journal of X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1]David Hawkes.The story of the stone:A Translator's Note-books[M].Hong Kong:Lingnan University,2000.
  • 2方梦之主编.译学辞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 3[3]张南蜂,陈德鸿.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 4[10]谢天振.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5

同被引文献6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