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还能维持多久的话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通过国际比较分析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指出片面强调比较优势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我国应该对劳动力比较优势有清醒的认识,警惕"比较利益陷阱,"并立足于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作者
杨新华
机构地区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出处
《北方经济》
2008年第2期22-23,共2页
Northern Economy
关键词
劳动力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陷阱
对策
分类号
F249.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张亚萍.
论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中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变迁[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56-158.
被引量:6
2
陈俊.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劳动力价格水平的优势及趋势[J]
.中国经贸导刊,2006(8):25-26.
被引量:30
3
何为.
从劳动力成本角度看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J]
.亚太经济,2001(3):52-53.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3
1
迟玉霰.
SA8000挑战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J]
.人力资源,2004(7):15-17.
被引量:5
2
罗清和,郭祖军.
从“民工荒”现象看我国制造业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J]
.特区经济,2005(6):333-334.
被引量:5
3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共引文献
35
1
薛军伟,冯四毛.
劳动力成本优势会是中国长期的比较优势吗?[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1):85-86.
被引量:2
2
张红奎.
关于中国劳动力工资、产业结构和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J]
.特区经济,2006(10):117-118.
被引量:11
3
马晓河.
论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28(1):16-19.
4
王俊.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中国贸易战略的调整[J]
.科教文汇,2007(02X):163-163.
5
孙艳燕,孙斐.
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现状及对策分析[J]
.北方经济(学术版),2007(3):4-5.
被引量:6
6
陈超,姚利民.
制造业单位劳动成本的国际比较及其对出口与福利的影响[J]
.世界经济研究,2007(6):24-29.
被引量:12
7
王奇,向筱.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两大相对比较优势[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5):33-37.
被引量:6
8
薛亮.
汇率变动、经济转型与国际收支平衡[J]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22(5):59-63.
被引量:4
9
江海洋.
劳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新课题[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8(1):99-103.
被引量:12
10
胡巍.
从收入法国民经济核算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J]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2008,7(B07):6-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8
1
薛军伟,冯四毛.
劳动力成本优势会是中国长期的比较优势吗?[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1):85-86.
被引量:2
2
时希杰,吴育华.
企业核心竞争力三维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04,12(3):102-106.
被引量:25
3
张亚萍.
论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中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变迁[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56-158.
被引量:6
4
陈俊.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劳动力价格水平的优势及趋势[J]
.中国经贸导刊,2006(8):25-26.
被引量:30
5
荣飞,于永达.
跨越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国家优势集聚战略[J]
.全国商情,2006(6):11-14.
被引量:11
6
孙艳燕,孙斐.
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现状及对策分析[J]
.北方经济(学术版),2007(3):4-5.
被引量:6
7
杨莉,张玉倩.
中国出口商品中劳动力比较优势的现状与未来变化[J]
.北方经济,2007(6):61-62.
被引量:4
8
李善同 侯永志.中国经济发展二十年问顾(二).北方经济,1999,(7):30-32.
9
吕冰洋,于永达.
要素积累、效率提高还是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J]
.经济科学,2008(1):16-27.
被引量:23
10
胡兴民.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比较优势陷阱分析[J]
.财会月刊(中),2008(3):69-7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王浩.
珠三角产业转型的可行路径和创新战略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2009,29(11):22-24.
2
温太璞,张洁.
我国劳动力国际比较优势的存废论争[J]
.商业时代,2014(18):111-113.
被引量:2
3
高雅楠.
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
.现代商业,2017(22):93-9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周佳佳.
后危机时代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探析[J]
.商业经济,2015(6):61-63.
2
李存斌,马原.
电网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评测模型研究[J]
.陕西电力,2016,44(2):68-72.
被引量:3
3
李昕哲,庄亚文.
智能防疫机器人的设计与发展展望[J]
.南方农机,2022,53(2):165-167.
被引量:5
4
庄亚文.
基于PLC的桁架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24(5):30-34.
被引量:2
5
罗藤.
论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J]
.时代金融,2018(2):274-274.
被引量:1
1
韩静.
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可持续性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09(5X):318-318.
2
孙康.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化——以阜新市为例[J]
.资源与产业,2008,10(3):10-13.
被引量:4
3
陈海涛.
劳动力比较优势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的行业数据研究[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07,20(2):16-17.
4
杨帆.
关于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几个问题[J]
.中国劳动,2002(6):12-13.
被引量:3
5
张海波.
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J]
.统计与决策,2006,22(12):120-122.
6
卢昭菲.
从富士康事件透视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面临的挑战[J]
.现代企业文化,2010(9):166-167.
7
于文海.
跨越“比较利益陷阱”[J]
.环球工商,2004(6):51-52.
8
孙艳燕,孙斐.
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现状及对策分析[J]
.北方经济(学术版),2007(3):4-5.
被引量:6
9
“品牌万里行”三大目的[J]
.品牌,2006(7):10-10.
10
王凡恩.
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54-56.
被引量:2
北方经济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