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望夫石传说古今流传考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引言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望夫石”《刘禹锡集》卷24这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吟咏望夫石的一首诗。为这块眺望千年的望夫石留下笔墨的又何止刘禹锡一家?李白也写过,白行简也写过,王建也写过,许多的诗人词人为它驻足心动过,这就是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望夫石。
作者
张芸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外语系
出处
《民俗研究》
CSSCI
2007年第4期162-188,共27页
Folklore Studies
关键词
《刘禹锡集》
流传
传说
诗人
白行简
李白
王建
词人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1
1
杨旦云.
民间“望夫化石”型传说故事的成因及意义探究[J]
.文教资料,2006(32):70-72.
被引量:2
2
刘秀美.
澎湖民间故事中的艰困意识[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6):20-25.
被引量:1
3
李道和.
试论作为望夫石传说原型的塗山氏传说[J]
.民族艺术研究,2003,16(2):42-53.
被引量:7
4
张维娜.
中国古代石头神话传说中蕴涵的人格精神[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1):43-44.
被引量:3
5
刘旭平.
望夫何以成石[J]
.民间文化,1999(1):47-50.
被引量:7
6
杨兴华.古典爱情文学中的“灵石”意象[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8(02).
7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石头」意象[J]
.荆州师专学报,1996,19(6):64-67.
被引量:5
8
王立,王之江.
望夫石意象传说及深层结构[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2(5):96-98.
被引量:4
9
傅光宇,何永福.
《望夫云》与“望夫”情结——白族文学吸收内地文化的一个实例[J]
.思想战线,1992,18(2):47-54.
被引量:4
10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中国地方风物传说选[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王立,王之江.
望夫石意象传说及深层结构[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2(5):96-98.
被引量:4
2
[1]渊鉴类函[M].北京:中国书店,1985.
3
[6]李丕最.自然美系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4
[1]连横.台湾通史[Z].台北:众文图书公司,1994.
5
[2]林豪.澎湖厅志[Z].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3.
6
[3]金荣华.澎湖县民间故事[Z].中国口传文学学会,2000.
7
[4]陈庆浩,王秋桂.中国民间故事全集[Z].远流出版公司,1989.
8
[5]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编委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四川卷[Z].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
9
[6]崔可玫.澎湖人在台湾[M].财团法人东南文化基金会,1998.
10
[8]姜佩君.澎湖民间故事研究[D].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2001.
共引文献
18
1
陈万洲.
忠贞与惩戒:中西民间文学“人化石”母题研究[J]
.北京民俗论丛,2023(1):199-213.
2
刘翔鹏.
古代望夫石传说流传分布考察[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379-379.
被引量:1
3
杨天舒,唐均.
林黛玉形象与中国民间文学中的“下凡—归仙”母题[J]
.红楼梦学刊,2005(3):312-329.
被引量:1
4
李春强.
《红楼梦》三重悲剧世界的审美意象解读[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111-114.
被引量:1
5
黄尚茂.
中越望夫石传说比较研究[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5):27-29.
被引量:2
6
万建中.
神谕型禁忌母题与民间凶兆信息传输[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3):8-14.
7
贾娟.
论大禹神话中的“石头情结”在后世文学作品中的传承[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6(5):4-6.
8
张洁宇.
巫山神女文学形象由来及其与后世两大神话之渊源[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5):73-76.
9
李道和.
《天问》鲧禹神话考论[J]
.文学遗产,2019,0(1):17-29.
被引量:2
10
王兆胜.
中国生态散文中的石头意象[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60(6):86-9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2
1
庄为璣.
续谈泉州港新发现的中外交通史迹[J]
.考古,1958(8):62-64.
被引量:1
2
傅光宇,何永福.
《望夫云》与“望夫”情结——白族文学吸收内地文化的一个实例[J]
.思想战线,1992,18(2):47-54.
被引量:4
3
王立,王之江.
望夫石意象传说及深层结构[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2(5):96-98.
被引量:4
4
刘翔鹏.
古代望夫石传说流传分布考察[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379-379.
被引量:1
5
刘友竹.
李白《望夫石》诗写作时地考[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42-43.
被引量:1
6
杨立川.
传播民俗刍议[J]
.今传媒,2007,15(5):16-18.
被引量:5
7
朱恒夫.望夫石传说考.江海学刊,1995,(4).
8
季羡林.漫谈比较文学史.书林,1980,(1).
9
范宏贵.同根生的民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10
刘义庆.幽明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1.
引证文献
9
1
陈万洲.
忠贞与惩戒:中西民间文学“人化石”母题研究[J]
.北京民俗论丛,2023(1):199-213.
2
黄尚茂.
中越望夫石传说比较研究[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5):27-29.
被引量:2
3
陈金文.
中越“望夫”型传说之比较[J]
.文化遗产,2013(5):49-52.
被引量:2
4
景遐东,王春燕.
唐诗“望夫石”意象探析[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7,32(5):5-10.
被引量:1
5
金春红.
望夫石传说初探[J]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21(4):105-114.
被引量:1
6
张惠鲜.
浅析安南燕行使臣对谅山望夫石的书写[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3,40(3):64-71.
7
蔡少辉.
再造故乡:20世纪以来石狮姑嫂塔传说的演变及其动因[J]
.民族文学研究,2024,42(5):62-72.
8
吴昊.
情感周圈论初探——以“黄山的来历”传说为例[J]
.民间文化论坛,2015(4):66-77.
被引量:1
9
馮芒.
紀長谷雄《柳化爲松賦》與唐代律賦關係考論[J]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2018,0(2):523-540.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陈万洲.
忠贞与惩戒:中西民间文学“人化石”母题研究[J]
.北京民俗论丛,2023(1):199-213.
2
陈金文.
中越灰姑娘型故事之比较[J]
.文化遗产,2015(2):78-83.
被引量:1
3
张惠鲜.
浅析安南燕行使臣对谅山望夫石的书写[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3,40(3):64-71.
4
严曼华.
地方传说的层级系统和差序实践——基于湖南桑植雷万春传说的讨论[J]
.民族文学研究,2024,42(1):91-102.
1
张惠霖.
深于诗 多于情——白居易思诗新探[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94,0(2):40-43.
2
陈嫒莉.
谈白行简小说的艺术结构及其审美价值[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5):194-196.
被引量:1
3
谭朝炎.
也谈唐传奇作家白行简的生平事迹[J]
.文学遗产,2005(4):54-62.
被引量:2
4
张清湘.
论《李娃传》的人性美[J]
.文学教育,2013(18):116-116.
5
王慧萍.
试论《李娃传》中的“志”字[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4(10):84-85.
6
贺晓宏.
刘禹锡的诗歌创作与意境论[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3):14-17.
被引量:3
7
刘艳.
浅论中国小说的成熟——白行简《李娃传》赏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1):148-150.
被引量:1
8
吴淑钿.
门之内外:李娃故事的叙述结构[J]
.古籍研究,2006(2):194-201.
被引量:1
9
任见.
白居易传[J]
.牡丹,2010(2):11-20.
10
黄大宏,杨蓉.
《李娃传》为白行简晚年作品考论[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20(1):52-55.
被引量:1
民俗研究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