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殷礼”与“宗礼”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周初文献记载有"殷礼"与"宗礼",历来学者有不同解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铜器铭文、文献所载"成王周公之命祀"及封建诸侯等史实作了新的考察,认为"殷礼"指殷人之礼,"宗礼"指周人之礼,这有利于对周初相关史实作进一步的认识。
作者
侯书勇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0-152,共3页
Seeker
基金
四川大学“九八五工程”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项目。
关键词
“殷礼”
“宗礼”
“命祀”
封建诸侯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27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4
1
《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孔传及孔颖达疏,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7年,第224页.
2
彭裕商.
新邑考[J]
.历史研究,2000(5):49-62.
被引量:15
3
王国维.《洛诰解》,《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第32-36页.
4
李学勤.《何尊新释》,《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39页.
5
徐中舒.
殷商史中的几个问题[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2):108-112.
被引量:24
6
王晖.
周初改制考[J]
.中国史研究,2000(2):19-33.
被引量:13
7
王晖.《周初改制考》,收入王晖著.《古文字与古史新证》,中华书局,2003年.
8
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民族与古代中国》,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19页.
9
王国维.《释礼》,《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第290,291页.
10
徐中舒.
西周史论述(上)[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3):89-98.
被引量:47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王晖.
周原甲骨属性与商周之际祭礼的变化[J]
.历史研究,1998(3):4-19.
被引量:23
2
王玉哲.
秦人的族源及迁徙路线[J]
.历史研究,1991(3):32-39.
被引量:24
3
彭裕商.
保卣新解[J]
.考古与文物,1998(4):68-72.
被引量:18
4
韩伟.
关于秦人族属及文化渊源管见[J]
.文物,1986(4):23-28.
被引量:28
5
The Loyang Archacological Team, Institute of Archacology.
洛阳涧滨东周城址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59(2):15-43.
被引量:63
6
徐治亚.
洛阳北窑村西周遗址1974年度发掘简报[J]
.文物,1981(7):52-64.
被引量:63
7
陈梦家.
西周铜器断代(三)[J]
.考古学报,1956(1):65-114.
被引量:43
8
郭宝钧,马得志,张云鹏,周永珍.
一九五四年春洛阳西郊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56(2):1-31.
被引量:40
9
陈梦家.
西周铜器断代(二)[J]
.考古学报,1955(2):69-142.
被引量:78
10
杜勇.
周初东都成周的营建[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12(4):45-65.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227
1
晁福林.
从史墙盘铭文看周人的治国理念[J]
.中国社会科学,2021(1):55-67.
被引量:4
2
朱凤瀚.
中国国家博物馆近年来征集的西周有铭青铜器续考[J]
.中国书法,2021(2):56-83.
3
王莉.
武帝朝封禅礼的重建与司马相如《封禅文》[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3,44(5):54-58.
4
赵庆淼.
再论西周时期的“周”地及相关问题[J]
.三代考古,2018,0(1):497-517.
5
郑凯磊.
洛阳北窑铸铜遗址出土容器范浅识[J]
.洛阳考古,2023(1):28-32.
6
王旭東.
《職方》兖州“其浸盧維”鄭注訂補[J]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2022(2):118-125.
7
原昊.
《世本》西周世系的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互证[J]
.汉籍与汉学,2023(1):121-127.
8
赵炳清.
周昭王南征与楚国的地域范围[J]
.长江文明,2021(1).
被引量:1
9
桓占伟.
“燕丧威仪”与殷商亡国[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71-81.
被引量:1
10
李亚利,唐艺伟.
建筑陶瓦起源与早期发展研究[J]
.边疆考古研究,2021(2):157-17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9
1
徐中舒.
殷商史中的几个问题[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2):108-112.
被引量:24
2
郭沫若.
保卣铭释文[J]
.考古学报,1958(1):1-2.
被引量:11
3
张立坡.《中国婚姻立法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
4
为政篇者第二.《论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
5
胡毓杰.《民法之史的发展》.《新法学》,新法学出版社出版1948年版,第3页.
6
礼记.《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书店1989年版.
7
程树德.《九章律考·汉律考卷四》,中华书局2006年版.
8
晋书·武帝纪.《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
南齐书·武帝本纪.《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
北齐书·后主纪纪.《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引证文献
2
1
李刚.
论中国古代亲属法的立法历程与特点[J]
.求索,2010(7):131-133.
被引量:1
2
侯书勇.
周公、成周与制礼作乐[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4):9-1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袁翔珠.
少数民族婚姻制度的一种法史学解读--以婚姻习惯不落夫家为考察对象[J]
.求索,2011(7):142-144.
被引量:3
1
林丛.
“鲁礼”再议[J]
.中州学刊,2015(3):110-114.
被引量:1
2
王冬梅.
礼仪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
.历史教学问题,2001(2):46-47.
被引量:1
3
冒学勇.
科学家的宗教观——以爱因斯坦为例[J]
.科教文汇,2007(09S):172-173.
4
马彪.
试论朱熹对儒家传统观的继承和发展[J]
.中国史研究,1992(1):108-114.
5
蔡尚思.
中华文化的过去与今后[J]
.哲学研究,1993(12):46-48.
被引量:1
6
冯盛国.
屯卦“利建侯”与周初封建诸侯[J]
.学术探索,2013(12):28-30.
7
王兵.
从周公到孔子关于孝道内容的演绎[J]
.文学教育,2008(6):26-27.
被引量:3
8
赵立波.
孔子集大成与康有为会通中西[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3):19-23.
9
涂良川,李爱龙.
孔子之“礼”的政治哲学意蕴[J]
.江苏社会科学,2015(6):12-17.
被引量:1
10
尹媚丹.
“鞭打芦花”的文化意义[J]
.新华月报,2011(12):92-93.
求索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