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课改“三重门”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就课程目标和功能而言更是经历了三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课程改革。在学习德国等先进国家的职业教育思想和课程开发方法的基础上,高等职业教育今天正在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
作者
高林
鲍洁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7-39,共3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课改
高职
职业教育思想
课程改革
中国特色
历史意义
课程目标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5
1
王艳玲.
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高职课程改革特点述评[J]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16):19-22.
被引量:45
2
姜大源.
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1(1):7-9.
被引量:427
3
薛颖,冯文全,黄育云.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8):33-36.
被引量:14
4
鲍洁.
建设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框架体系[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2(2):37-39.
被引量:26
5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I](教高[2006]16号).
6
孙等.高职院校IT类专业内涵定位研究与实践[M].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
7
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性关系的研究[M].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8
薛国凤.
课程效能的影响因素与实践策略[J]
.教育发展研究,2007,27(11B):7-11.
被引量:12
9
黄秋明.
高职课程研究综述[J]
.教育与职业,2008(14):26-28.
被引量:7
10
黄琼,龙立荣.
高职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关系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9):70-72.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5
1
杨修平.
“四个合作”路径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效能建设[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3):36-38.
2
刘红,李有慧,黄毅蓉,柯善军,谢春梅.
具有高职特色的数学课程教学模式设计[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5(B03):30-35.
被引量:4
3
康小华.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下教师心理不适及对策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09,30(29):85-87.
被引量:5
4
殷锋社,梅创社.
基于职业导向的计算机应用类专业探析[J]
.科技信息,2011(5).
5
张丽华.
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81-82.
二级引证文献
9
1
许少芸.
浅析中职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动因及对策[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7):68-68.
被引量:2
2
曾瑞玲.
中职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广西教育,2010(24):97-98.
被引量:5
3
于丽亚.
谈高职院校经济数学双元制教学模式计划与实施方案[J]
.长春大学学报,2011,21(6):111-114.
被引量:2
4
刘丽果,汪威.
关于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转变的思考[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2(2):75-76.
被引量:1
5
康纯佳.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难题及出路探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3(27):92-92.
被引量:1
6
关中梅.
高职院校实施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测评问题的探讨——以“宁职模式”为标准[J]
.职教论坛,2013,29(29):89-91.
被引量:3
7
张蒙蒙.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数学改革初探[J]
.科教文汇,2015(17):92-93.
被引量:3
8
丁喜纲.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J]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60-63.
被引量:3
9
刘潇.
浅析项目教学法中高职教师的适应性[J]
.现代企业教育,2012,0(7S):117-118.
被引量:1
1
杨素霞.
简析高职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管理观察,2014(19):176-176.
2
冯琳佩.
当前高职学院课程改革价值趋向探析[J]
.职大学报,2009(3):134-135.
3
韩建华,赵哲,武玉涛.
浅谈高职课改“3+3”原则[J]
.教育与职业,2011(20):132-133.
4
顾志芳.
探析生活化教学的“三重门”[J]
.文教资料,2008(26):126-127.
5
刘志扬.
高职数学教学中的“三重门”[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1):12-13.
6
任聪敏.
高职课改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1(23):43-45.
被引量:13
7
杨晓东,杨海玉,刘大欣,张玉坤.
高职课改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26-27.
8
刘丽,张晗.
高职课改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9-10.
被引量:2
9
党楠.
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
.河南农业,2004(9):40-40.
被引量:1
10
尹淑桂.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程及其努力方向研究分析[J]
.硅谷,2010,3(5):149-149.
被引量:3
教育与职业
2008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