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清代中晚期戏曲艺人与官宦士人的交往概况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清代中晚期是传统戏曲发展繁荣的高峰期,追求声色娱乐的官宦士人乐于与戏曲艺人交往,但表现方式不同:豪门权贵一味压制玩弄伶人,中下层文人则追求暂时的愉悦和慰藉,这些都对戏曲艺人的生活及戏曲艺术的审美倾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作者
乔丽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前沿》
CSSCI
2008年第2期168-170,共3页
Forward Position
关键词
官宦士人
戏曲伶人
声色娱乐
分类号
J81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四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2
张次溪.燕都名伶传[A].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下)[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3
蕊珠旧史.辛壬癸甲录[A].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上)[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4
李慈铭.越缦堂菊话[A].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下)[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5
留春阁小史.听春新咏[A].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上)[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6
萝摩庵老人.怀芳记序[A].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上)[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7
蕊珠旧史.丁年玉笋志[A].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上)[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8
苕溪艺兰生.侧帽余谭[A].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上)[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613.
9
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自序[A].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上)[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共引文献
4
1
吴电雷.
论西南地区阳戏之“源”与“流”[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1):1-10.
被引量:3
2
吕珍珍.
戏曲的讹传失传与口传心授[J]
.戏剧文学,2014(9):86-92.
3
王萍.
从程长庚接受看民国时期京剧批评的两个维度[J]
.民族艺术研究,2015,28(3):39-45.
4
岳立松,邵颖涛.
清代京城文人与优伶交往的士林心态[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4):144-148.
被引量:3
1
一本可跟韩国电影谈一场恋爱的书[J]
.全国新书目,2005,0(9):8-8.
2
刘庆.
清代中晚期的情色演剧风尚与禁令[J]
.戏曲研究,2013(1):175-187.
被引量:1
3
吴高歌.
翁方纲、邓石如、阮元书学观念的比较[J]
.中国书法,2015(10):130-145.
被引量:3
4
刘振永,宋文敬.
“海派”名作竞芳菲[J]
.东方收藏,2013(8):33-36.
5
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课题组.
形成川剧的力量因素——《川剧百年史》第三章第二节(上)[J]
.四川戏剧,2004(4):8-12.
被引量:1
6
祁建.
北京民间艺术的发展与现状[J]
.北京观察,2008(2):50-53.
被引量:1
7
成军.
越调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中国戏剧,2012(4):70-72.
被引量:1
8
吕文明.
古法的復活:清代碑學運動的實質——兼論鄧石如的碑學實踐[J]
.书法研究,2016,0(4):114-122.
被引量:1
9
杜平安.
张裕钊画册赏析[J]
.中原文物,2009(6):108-109.
10
杨帆.
汉碑额篆书与清代中后期篆刻的繁荣[J]
.艺术探索,2016,31(3):26-34.
前沿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